【世界说】将贸易“武器化”的代价:世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直指美国恐“自食其果”

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近日发表警示性分析称,特朗普政府为重振制造业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非但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正在动摇美国经济根基。若延续当前路径,美国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

【世界说】将贸易“武器化”的代价:世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直指美国恐“自食其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7 16: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8月7日电 印度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Kaushik Basu)近日在报业辛迪加网站(Project Syndicate)发表警示性分析称,特朗普政府为重振制造业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非但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正在动摇美国经济根基。若延续当前路径,美国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

报道截图

巴苏以历史对比揭示政策本质差异:193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百日新政”将美国拉出大萧条,其核心在于创造性重构经济体系;而今特朗普政府却试图用21世纪的关税工具复刻19世纪的产业格局。

特朗普政府经济战略的突出特征是将国际贸易体系异化为政治博弈工具,自2025年4月起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随后又多次调整——取消一些,降低一些,恢复或提高许多。最终,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被推高至16%以上,创下自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以来的历史峰值。

这种政策波动性在巴苏看来具有双重破坏力:它在直接推高制造业成本的同时,更撕裂了全球供应链,进而削弱了美国产业竞争力。文章分析称,竞争力衰退将导致出口萎缩,最终挤压工薪阶层收入空间。更危险的是,贸易保护与财政扩张形成恶性组合——“大而美法案”通过给富人减税与削减社会福利的双重操作,在加剧贫富分化的同时,将联邦赤字推高至万亿美元量级。

美开启第二轮关税攻势。(作者:中国日报 蔡艨)

巴苏引入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强调的“信任”与美国国际政治学家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所说的“软实力”理论框架指出,经济表现不仅取决于政策工具选择,更根植于制度公信力与国际影响力。特朗普政府取消国际学生签证、持续攻击传统盟友等行为,实质是在消耗美国百年积累的制度资本。这种消耗直接动摇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安全感,而美元霸权作为美国经济霸权的基石,正面临历史性挑战。

文章回忆道,2011年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全球市场虽担忧却仍相信美国不会违约,但当前政策环境已发生根本转变: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消解历史积淀的信任。若国际资本开始质疑美国偿债能力,28万亿美元外债规模将瞬间转化为系统性风险。

巴苏警告,政策不可预测性已引发金融市场持续紧张,若趋势延续,恐导致对美元的信心崩塌及美国资产抛售潮。

(编译:马芮 编辑:高琳琳 韩鹤)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