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国家和地区211名青年运动员8月齐聚贵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3 14: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3日上午,2025年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中国·贵阳)新闻发布会在贵州省体育局举行。

贵州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主任韩国伟主持发布会,中国登山协会赛事代表张浩然、贵州省体育局二级巡视员朱俊华、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方超、贵阳市体育局副局长黄俊、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明建及运动员代表、媒体朋友们共同出席。

据介绍,8月20日至24日,2025年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中国·贵阳)将在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贵州·彩湖国际攀岩中心隆重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211名青年攀岩运动员齐聚贵阳,在攀石、难度、速度三大项目上同场竞技、共攀高峰。

贵州省:“三位一体”攀岩福地

会上,中国登山协会赛事代表张浩然首先发布赛事主题。他介绍道,贵州凭借占全国12%的喀斯特地貌和完备的攀岩基础设施,构建了“天然岩场+专业基地+国际赛事”三位一体的攀岩生态系统,从紫云格凸河到彩湖国际攀岩中心,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攀岩运动的重要目的地。贵阳连续两年承办国际顶级青年攀岩赛事,正以“攀岩福地”的形象在亚洲攀岩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

贵阳市:文商体旅融合,全方位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随后,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方超发布赛事筹备情况。他表示,贵阳将以“一流组织、专业保障、精彩体验”为目标,构建涵盖医疗急救、安保防控、交通接驳、志愿服务等全流程立体保障网,为运动员、裁判员和观众营造安全、舒适、便利的赛事环境。今年,赛场设于城市中心,结合“赛事+商业+文旅”模式,将打造开放、互动的观赛体验——推出“岩壁边的路边音乐会”、少数民族文化展演、户外主题市集等配套活动,让来自亚洲各地的嘉宾和观众在观赛之余感受“爽爽贵阳”的凉爽气候、独特美食和多彩文化。

观山湖区:借机推动“体育经济”

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明建介绍,观山湖区作为赛事核心举办地,观山湖区将借亚青赛契机推动体育与旅游、商业深度融合,吸引更多攀岩装备企业、培训机构落地,打造面向亚洲的攀岩运动和体育旅游目的地。

贵州选手:在家门口奋力一攀

本届赛事,中国队派出包括刚在芬兰世青赛蝉联冠军的赵一程、李美妮、蒙世雪在内的强大阵容。其中,贵州籍选手蒙世雪、王春优璇、卢一镜、罗盛添将在家乡赛场上迎接挑战。

贵州运动员蒙世雪、王春优璇作为运动员代表在会上接受采访表达了在家乡参赛的心情,“马上要在‘家门口’参赛,既激动又紧张,我们将会用最好的状态向世界展示‘贵州速度’。”同时,她们还通过镜头邀请来自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攀岩爱好者、游客在贵阳度过爽爽的夏日、品尝贵阳特色美食。

他们不仅代表中国队参赛,更承载着家乡人民的关注与祝福。家乡的岩壁、家乡的观众,将成为他们攀向更高峰的动力。

赛场亮点:世界级岩壁落户城市中央

图/效果图

贵州·彩湖国际攀岩中心位于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依托公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打造出集竞技、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攀岩新地标。

场馆采用全球领先的岩壁制造商Walltopia产品,严格按照国际攀联(IFSC)最高标准建造,配备先进的安全保障系统及配套设施。三面全新建造的专业比赛岩壁覆盖攀石、难度、速度三大项目,将为运动员提供国际一流的竞赛环境,并在本次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中亮相,结合现场大屏幕,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赛体验。

赛事意义:竞技与交流并重

2025亚青赛作为国际攀岩联合会官方A级赛事,本届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是亚洲范围内竞技水平最高、权威性最强的青年攀岩盛会,不仅是检验亚洲青年攀岩运动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发现和培养未来攀岩之星的重要舞台。

赛事设U17、U19两个年龄组,涵盖攀石、难度、速度三大项目,分男子组和女子组。比赛期间,亚洲各地的青年高手将在岩壁上比拼力量与技巧,展现青春与拼搏的风采。

对于贵阳而言,此次赛事还是推动“夏赛夏训”品牌建设的重要契机,更是依托“爽爽贵阳”清凉气候,向亚洲展示山地户外运动魅力的绝佳平台。

8月20日至24日,爽爽贵阳的清凉气候、优质赛场和热情市民,正等待着来自亚洲各地的朋友,让我们相约爽爽贵阳,共同见证亚洲青年攀岩新星的高光时刻。

本次赛事由国际攀岩联合会亚洲理事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登山协会、贵州省体育局、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中心、贵阳市体育局、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协办,贵州省体育发展基金会、贵州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提供公益支持。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