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跨区域执法案例引发关注:余姚市综合执法指导办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有人实施遛画眉鸟行为,且当事人无法提供人工繁育许可证。经专业鉴定,涉案的2只鸟类确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画眉鸟。目前,这2只画眉已被移交至余姚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由于当事人居住在上虞区,该案件已移交至我区综合执法指导办并立案审查。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今年上虞与余姚签订跨区域执法协作协议以来的首个联合办案案例,标志着两地边界治理迈入新阶段。
上虞与余姚地缘相接、人文相通,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两地在产业、交通、民生等领域的互动日益紧密。然而,交界区域长期存在的违法倾倒、流动摊贩监管、环保盲区等问题,一直是治理的痛点难点。
为破解这些难题,去年,上虞小越街道与余姚黄家埠镇率先开展“虞・余”跨区域执法协作试点,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今年两地将协作范围扩展至10余个镇街,通过建立“跨域问题联席研判、执法力量动态调配、案件线索全程追踪”机制,统一执法标准、共享数据资源、共建监管平台,着力构建“执法一张网、治理一盘棋”的格局。
为确保协作取得实效,两地联合发布了《“上虞-余姚”交界区域跨域行政执法协作协议》,成立跨域执法指挥组,由综合执法指导办统筹协调重大案件,推行“一类问题、一套专班、一抓到底”模式。
上虞区综合执法指导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上虞与余姚的“跨域握手”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接下来,两地将深化长效合作机制,携手打造“执法无界、发展共荣”的县域协同样板,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注入新动能。
此次首例联合办案的成功推进,不仅彰显了两地跨域执法协作的高效性和实用性,也为后续更多边界治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交界区域的治理水平,为两地群众创造更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