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外媒热评“中国神话IP”:动画美学与情感共鸣让跨文化交流绽放新可能

近日,融合标准阿拉伯语与沙特、埃及及其他地区方言的阿拉伯语配音版《哪吒 2》登陆中东地区影院。这部登顶中国票房榜首的动画电影,凭借普世化的叙事表达、神话级的视觉呈现与前沿制作技术,迅速引发中东观众情感共鸣。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热评“中国神话IP”:动画美学与情感共鸣让跨文化交流绽放新可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1 17: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7月21日电 近日,融合标准阿拉伯语与沙特、埃及及其他地区方言的阿拉伯语配音版《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 2》)登陆中东地区影院。这部登顶中国票房榜首的动画电影,凭借普世化的叙事表达、神话级的视觉呈现与前沿制作技术,迅速引发中东观众情感共鸣。

中国神话IP“破圈” 文化交融引发观众共鸣

作为2019年现象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哪吒2》延续了少年动画式的热血风格。通过4000余名动画师、1948个特效镜头构建出了东方美学与现代动画技术交融的视觉奇观。阿联酋媒体卡利吉时报(Khaleej Times)称其为“一部关于坚韧不拔精神与动画美学的启示录”。

卡利吉时报报道截图

科威特阿拉伯时报(Arab Times Online)的文章则记录了首映现场的热烈反响。在有200个座位的放映厅内,笑声、惊叹声与掌声贯穿全片。散场后,孩童争相与海报合影,成年人则热议剧情转折与神话人物设计。该片沙特发行商CineWaves Films董事长法伊萨尔·巴尔蒂乌尔称,《哪吒 2》高质量原创内容能打动全球观众,特别版消除了语言障碍,非常吸引本地观众。

科威特阿拉伯时报报道截图

沙特记者布什拉·阿尔-达伍德观影时特意穿了带有红色元素的服饰,以表示“对中华文化热情奔放精神和哪吒的致敬”,并表达了对片中壮丽山川的向往。正在学中文的穆恩泽·阿尔·马尔卡尼(Munzer Al Malkani)则表示:“《哪吒2》绝对达到了高标准。我迫不及待想看《哪吒3》。如果有可能,我非常想去中国亲眼看看那些美景。”

本地化策略激活“文化适配”的钥匙

为贴近中东观众,阿拉伯语配音版采用精细化、本地化策略。阿联酋娱乐界人士穆罕默德·阿尔·穆巴拉克(Mohamed Al Mubarak)在观看完影片后表示:“我看到了超越好莱坞标准的惊人视觉效果。”其子女亦兴奋比赞。

监督配音工作的沙特动画界资深人士马利克·内杰尔(Malik Nejer)揭示了更多细节:“许多阿拉伯观众对中国神话并不熟悉,因此,我们为每个登场的家族分配了一种独特的阿拉伯方言,既辅助理解复杂剧情,也展现阿拉伯语言的丰富性。”目前,该版本已在沙特、巴林、阿曼、科威特和卡塔尔成功上映,融入方言的非传统翻译创新方式,成为“文化适配”的关键。

产业联动与文化出海的双向赋能

英国Archynewsy网站报道指出,中国动画大片《哪吒 2》迅速成为全球文化标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如今特别改编的阿拉伯语配音版电影被引进中东市场,标志着该地区对中国电影兴趣的持续增长。

Archynewsy网站报道截图

影片发行商迪拜PBA娱乐公司董事长石克军认为,这标志着中阿文化产品交流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见证了中国产品一波波地进入国际市场。现在该让文化出口成为焦点了。” 他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电影进入中东,并催生合作制作机会。

截至6月30日,《哪吒 2》全球总票房已突破159亿,成为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位及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榜冠军,一些海外院线仍在热映中。正如巴林媒体《海湾好新闻》评价,影片通过“视觉震撼与情感共鸣的平衡”,证明优质内容能突破文化壁垒。生动诠释了电影艺术突破地理界限、通过叙事搭建文化共鸣桥梁的独特力量。

(编译:马芮 编辑:齐磊 韩鹤)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