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淇县2025年度飞播造林作业顺利完成。本次作业累计飞行150架次,完成1万亩山区造林任务,为太行山脉生态修复再添新绿。
本年度淇县飞播区域覆盖东掌、西掌、全寨三大片区,位于黄洞省级森林公园核心区。播撒树种主要有侧柏、苦楝、臭椿、白榆、栾树等,全部为乡土品种,品种多样,既兼顾生态适应性,又构建起多层次植被体系。与往年相比,淇县此次飞播有两大创新亮点。一是首次启用无人机双机协同作业,通过北斗导航精准规划航线,播种精度达米级标准,较传统作业效率提升40%,同步降低人工作业风险,开启“科技+生态”飞播新模式。二是科学优化播种方案,播种量提升至5500公斤,较往年同等面积播种量增加50%,通过密集播撒提高种子覆盖率,为幼苗自然萌发创造有利条件。
作为淇县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的核心举措,飞播造林正以“封、飞、造”组合拳破解山区绿化难题。如今的太行山脉淇县段,昔日荒山已变身苍翠林海,形成了“春有新绿、夏覆浓荫、秋染斑斓”的生态景观,实现了从“濯濯童山”到“绿满沟壑”的生态蝶变。监测数据显示,该县播区植被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30%,野生动物活动频次显著增加,多处区域负氧离子浓度远超市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淇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付爱华表示,该县将持续推进科技造林,不断提升飞播造林成效,为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