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said on July 10, 2025 that history has shown us that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are essential for civilizations to flourish and human progress to be made. Xi, als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made the statement in a congratulatory letter to the Global Civilizations Dialogue Ministerial Meeting.
【知识点】
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具有多样性一样。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不同的历史传统、风土民情,孕育了不同的文明。千百年来,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让人类文明百花园绚烂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
平等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承认文明的差异性、尊重文明的独特性,才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对待不同文明要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彼此借鉴、和合融通的宏伟画卷。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种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因交流互鉴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国始终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积极推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既让中华文明发展充满勃勃生机,又为其他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凝聚不同国家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函电贺词】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China will work with other countries to champion equality, mutual learning, dialogue and inclusiveness among civilizations, implement the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and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global network for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among civilizations, in a bid to provide fresh impetus for advancing human civilizations and promoting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2025年7月10日,习近平致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的贺信
【相关词汇】
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global network for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among civilizations
全球文明倡议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本文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