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材料学院“材智下乡,材动产业”队:一街承文脉,六巷传匠心

福州大学材料学院“材智下乡,材动产业”队:一街承文脉,六巷传匠心

来源:鲁网 2025-07-15 15: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切身感受非遗文化。7月9日上午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智下乡,材动产业”实践队走进了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新标杆——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探访参观

小讲解员向实践队员讲解观桥古街

实践队队员跟随莆田中山中学的志愿者讲解员走进六条古街,通过亲身感受、聆听讲解、品尝观赏,沉浸式领略“非遗一条街”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员走进大路街,观赏福建省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莆田木雕。中山中学的志愿者讲解员们带领实践队员亲身触摸,感受立体圆雕等传统技艺的优美造型与精湛工艺。实践队员对木雕非遗中的工匠精神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同时也被传统木雕既兼具艺术价值又服务于生活、实用与美学相融合的特色深深震撼。

图为讲解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图为讲解员向实践队员讲解彭公祠

实践队员步入坊巷,走进被史家称为康熙朝“天下第一廉吏”的彭鹏的祠堂——彭公祠。了解这座建筑背后悠久的历史,深切感受明朝官吏彭文质“清白为吏”的忠义气节,实践队员从中体悟到彭氏家族“廉洁从政、始终如一”的家风与政风。生发出“为官初心”的深刻共鸣。从中明白这些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清廉奉公”传承精神的当代意义。

在本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参观实践活动中。实践队队员对莆田的非遗民俗文化有了更鲜活更立体的认识与体悟,将在未来的探索中持续关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让老巷的烟火气与非遗的生命力交融共生,推动传统文脉在当代生活中绽放新光彩。

图为实践队员在古街的合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