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水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7月8日上午,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事件起因为园方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而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
截至7日晚10时,涉事幼儿园现就读的251名幼儿已全部检测。经国家、省联合医疗专家组根据血铅标准认定,血铅异常233人、正常18人。
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对另外两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纪检监察机关已启动调查程序,对监管失职、渎职的人员,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与此同时,救治工作正在全面展开,有关部门已组建专家组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南方评论指出,要不落一人地对所有“血铅异常”的儿童和老师进行检查,应医尽医,最大程度降低事件的伤害性,减轻事件给家长带来的疑虑和恐慌。
孩子们本无辜,此事带来的震惊与焦虑牵动着万千家长的心。儿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他们的安全,全靠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合力守护。此次事件敲响警钟: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不能走过场,从业人员培训不能被忽视,责任链条要明确,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谨、负责,不可侥幸。
正如央广网微信公众号文章所言,查清“毒源”只是第一步,由此展开的追责、惩处、制度完善、幼儿长期健康检测等工作,必须持续推进和落实。唯有直面问题,才能真正还受害家庭以公道,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