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关心 | “网络身份证”为个人信息保驾护航

有了实体身份证,为啥还要再领一张“网络身份证”?其实,主要是为了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事事关心 | “网络身份证”为个人信息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7 14: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六部门联合公布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意味着,今后,用户在网购、办理业务等要用到实名信息的场景中,可以用“网络身份证”进行核验。

有了实体身份证,为啥还要再领一张“网络身份证”?其实,主要是为了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公安部数据显示,我国网民平均每天因网络注册、支付等行为,暴露身份证号超2000万次,每年因身份信息泄露导致的财产损失高达数百亿元。如何用更先进的技术保护公民个人隐私,解决“互联网裸奔”带来的焦虑,成为了数字时代的必答题。

“网络身份证”,依托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采取网号、网证双重认证机制,为个人信息保驾护航。

网号是一串由字母与数字组成的“数字身份码”,与公民真实身份一一对应,但剥离了姓名、身份证号等明文信息。网证,通过算法加密的动态凭证,将身份信息转化为“数字密码”,平台只能验证身份真实性,却无法窥探用户隐私,真正实现“信息零暴露”。

早在去年8月,“网络身份证”就已经试点上线了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等67个APP和场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已累计下载1600万次,申领开通达600万人。可以说,这张看不见的身份证,正在修筑牢固的“个人信息长城”。

申请“网络身份证”也十分便捷,只需要一部有NFC功能的手机,在应用商店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进行身份证识别和人脸识别、关联手机号等步骤即可申领成功。快去试试吧!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