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作为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颐璟名庭项目现场热火朝天,曾经沉寂多年的老旧办公楼正经历一场华丽蜕变。颐璟名庭工地,曾因土地性质限制,在城市 “黄金地段”闲置多年。银川市兴庆区住建等多部门主动出击,联合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多方协调,终于将地块性质从低效用地变更为商住用地,并引入专业开发团队。今年年底,项目竣工后,这里将崛起一座集居住、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不仅能满足周边居民的住房需求,还将创造近百个就业岗位,以商业活力点燃区域消费新引擎。
宁夏建工集团颐璟名庭项目负责人何惠峰告诉记者,总投资一个亿,建筑面积14,000平米,地上面积1万平米,地下面积4,000平米。
“目前,2号楼现在主体已经封顶,进入装饰装修阶段,1号楼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 2025年的12月份竣工。”
颐璟名庭的蜕变,只是兴庆区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兴庆区打出“组合拳”,创新实施“三个一批”工作法——政府收回一批低效资源、土地整理一批闲置地块、增资扩能一批潜力项目。在北京东路,兴庆区政府西侧的闲置土地已“变身”为希尔顿惠庭酒店;金茂生活港已华丽转型为汽车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商业集群;而原银川国际商贸城的闲置楼宇,正被打造成集“酒店集群、商业购物、总部办公、会议会展、人才公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预计开业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约3亿元。
银川市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姜旭介绍,未来,兴庆区一方面将继续探索可持续的存量开发模式,通过用途变更、空间改造、产业升级等方式提升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将加大力度推动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的实施,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在城市更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上不断发力,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存量优化替代增量扩张,缓解土地供需的矛盾,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