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齐聚北京,共话基层医疗慢病管理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8 20: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8日上午,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办的《慢病生活方式医学干预与基层医疗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原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运,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顾东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大庆研究”发起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战略与服务体系研究部副部长苗艳青,北京生活方式医学研究院院长梁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部主任张晓冬等学术界专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医疗领域从业者齐聚北京,携手探讨慢病防控与基层医疗发展的创新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会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刘冰表示,此次大会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与实践分享,推动生活方式医学在慢病防控中的应用,助力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随后,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大会正式开幕。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作开幕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战略与服务体系研究部副部长苗艳青首先发表了《基层慢病医防融合创新模式探索》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基层慢病医防融合创新模式探索。她强调,医防融合不仅是慢病防控的关键,更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能够赋能医防融合,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便捷化和个性化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战略与服务体系研究部副部长苗艳青作《基层慢病医防融合创新模式探索》的课题分享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以《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防治》为题,揭示了健康生活方式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作《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课题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则围绕《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健康中国》展开分享,分析了当前心血管疾病的防控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囊括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心理等在内的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作《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健康中国》的课题分享

“大庆研究”发起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从研究实践出发,分享了《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防控的价值》。他以大庆研究成果为出发点,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展示了生活方式干预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显著成效。

“大庆研究”发起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作《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防控的价值》的课题分享

作为慢病管理领域优秀的实践者,北京生活方式医学研究院院长梁志以《生活方式医学如何助力基层医疗发展》为题,探讨了生活方式医学在基层医疗中的实际应用与广阔前景。他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慢病防控,形成多元协作的健康服务体系。并表示,将积极发挥企业在慢病管理领域的专业优势,让“生活方式六味药——营养、运动、戒烟、限酒、睡眠、心理平衡”走进千家万户,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在《科技创新赋能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中,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生命健康产业中的应用。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未来应加强技术研发与产业融合。

本次大会的举办,不仅为慢病管理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为推动我国基层医疗慢病防控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实现慢病防控的目标,促进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公众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次《慢病生活方式医学干预与基层医疗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在慢病防控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随着生活方式医学的深入发展和基层医疗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慢病防控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