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我国迎来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主题聚焦“精准测量、科学管理、长效守护”。长期以来,心脑血管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高血压与高血脂的“双控”管理,更是其中备受瞩目的热门议题。
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伴随高血脂的“双高”危害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2.45亿,其中门诊中,81.1%的患者合并血脂异常,二者叠加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4倍。面对传统治疗模式依从性低、效果不佳等难题,海正药业通过技术转移,实现原研药本地化生产,推出复方制剂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以下简称多达一),以“一粒双控”的更优模式,推动慢病管理实现跨越式升级。
“共生”危机:高血压叠加高血脂,加剧心脑疾病风险
我国心血管疾病高发,与不健康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加速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近4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相当于每8秒就有1人因此离世。在这场健康危机中,高血压与高血脂的“共生”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
当前,我国高血压高血脂双高人群呈现出高患病率与低控制率并存的局面。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31.6%,然而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控制率仅6.5%。这意味着大量患者虽然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但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居高不下。
同时,高血压高血脂的年轻化趋势也令人担忧。18 - 34岁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10%,2015—2025年20-39岁青年高血压患病率激增144.4%。这一数据表明,心脑血管疾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健康风险。
治疗依从性低更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通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复杂的用药方案和可能叠加的副作用,导致患者依从性不足。氨氯地平的年度人均依从度仅34%,漏服他汀类药物更会使心梗、脑卒中风险翻倍。患者不按时按量用药,已成为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关键诱因。
复方破局:多达一“一粒双控” 重构“双高”管理范式
面对传统治疗模式的局限性,复方制剂为高血压高血脂的“双控”管理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单一降压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明确指出,高血压伴血脂异常人群,应积极启动降压治疗及适度降脂治疗。
海正药业推出复方制剂多达一,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本地化生产。该产品既保持了原研药品质,又以5mg/10mg、5mg/20mg两种规格满足个体化治疗需求。
从疗效上看,多达一实现了1+1>2的效果。氨氯地平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稳定斑块。临床试验显示,二者联用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30%,死亡风险降低20%,为患者有效降压降脂,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用药方案的简化是提升依从性的关键。从“多药并服”到“一日一片”,多达一实现了血压与血脂的联合控制,避免了漏服、误服风险。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显示,与两药联合治疗相比,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复方制剂依从性提升1.64倍,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7%。这一特性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及工作繁忙的年轻群体,为“双高”长期管理提供了可行方案。
此外,多达一“一粒双控”的特性可降低整体医疗成本,服用一粒药实现稳压降脂,要比单独购买降压药和降脂药的成本更低,患者用药负担整体降低25%左右。长期服用多达一,效果更优,安全性更好,性价比更高,在基层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行业趋势:复方制剂推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更优解
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到《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控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均明确推荐复方制剂作为联合治疗的优选方案。我国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基数庞大,而复方制剂能够实现“一站式”双高管理,可显著提升治疗效率。
国际经验亦表明,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美国等国际指南早已将复方制剂列为降压和降脂治疗的重要推荐方案,其疗效与安全性已得到广泛验证。
而以海正药业多达一为代表的复方制剂,不仅通过简化和便捷的方式实现血压、血脂的“双控”,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这一模式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已得到验证,为破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低控”的困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面临长期挑战。国际指南的推荐与本土实践均指向同一个方向:复方制剂的推广应用是提升治疗效率的关键策略。在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之际,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心脑血管健康,倡导“精准测量、科学管理、长效守护”理念的同时,还应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共同构筑起全民心脑保护的坚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