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美栖,为爱而来”:一场乡村与都市的浪漫对话

“香约美栖,为爱而来”:一场乡村与都市的浪漫对话

来源:鲁网 2025-05-09 16: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城市喧嚣与田园诗意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年五一假期,江苏宜兴徐舍镇美栖村以:香约美栖,为爱而来——“我们花田见”乡村消费新场景为主题,用千亩花海、国潮杂技文化与烟火市集,打造了一场都市人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一个村庄用10万人次的人潮,70多家美食商家的热卖,让这里成为游客的打卡新聚地,更成为都市人重拾生活诗意、寻觅情感共鸣的治愈空间。

‌花田为媒,解锁“爱”的多元表达‌

步入美栖村,千亩玫瑰花田宛如热烈的海洋,空气中浮动着清甜香气。不同于传统赏花游的单一场景,美栖村巧妙将“爱”的主题融入每个细节:情侣们手持玫瑰,拿着玫瑰文创特饮,在花田摄影师的镜头下定格甜蜜瞬间;更有白发夫妻携手漫步花田,在阡陌溪流旁,倾听麦田的风声,细语低喃重温岁月静好;这里有玫瑰咖啡,玫瑰啤酒,玫瑰花饼,各色美食…

“这里的花不只是风景,更像情感的催化剂。”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感叹。活动主办方——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千百度传播集团总裁花香表示:夜美栖,是这个距离城市很近的村庄奉献城市游客浪漫的劳动节礼物,我们试图让不同年龄、不同关系的游客都能找到“爱”的专属注解。

‌国潮市集:传统与潮流的共生实验‌

夜幕初垂,美食区灯火通明。颇具特色的玫瑰啤酒也引得游客争相购买;就连传统玫瑰花饼也换上新颜,成为年轻人社交平台的“出圈利器”,据统计,仅鲜花饼一个产品节日期间日均销量突破5000份。

活动主办方花田见文旅总经理郭来升指出:此次活动并未简单复制旅游商业街模式,而是以玫瑰为核心串联消费场景,“吃喝玩乐”中都能看到玫瑰的元素融入其中,颇受年轻人的欢迎,这种“轻量化”的互动设计既避免过度商业化,又让消费成为体验的延伸,让美栖村的玫瑰IP更加的深入人心。

‌乡村新社群:都市客与村民的共情连接‌

“没想到我们村子能来这么多的年轻人,还能和年轻人聊成朋友!”村民老许的感叹,折射出美栖村文旅开发的深层逻辑,让年轻人走进乡村,看到乡村的的发展之美,也能将自己的未来发展和乡村产生更多的关联。

这种城乡社群的有机融合,得益于美栖村独特的运营模式——由特色产业主导业态规划,引入城市资本却不失乡土本色。正如美栖村党总支书记宗华东所言:“我们要让游客带走玫瑰产品,更带走对乡村持续发展的理解与尊重。”

后记:乡村振兴的“情感经济学”‌

5天的假期,7天的活动,美栖村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但比数据更动人的,是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的“美栖记忆”:有孩子第一次见证玫瑰绽放的惊喜,有情侣们人生当中遇见的最多玫瑰的惊喜,还有花丛中一张张愉悦的笑脸。

当越来越多的乡村追求“网红化”流量时,美栖村选择深耕“情感价值”。这里没有宏大的文旅叙事,却用一朵玫瑰的温度,让乡村振兴的命题变得具体而鲜活。或许正如游客留言所说:“美栖的美,在于它让我们重新学会如何爱生活、爱他人、爱脚下的土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