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小麦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 珈和科技、中昆等科技成果精彩亮相

甘肃省小麦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 珈和科技、中昆等科技成果精彩亮相

来源:鲁网 2025-05-09 16: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部署,保障粮食生产安全,5月8日,甘肃省小麦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推进会在庆阳市召开。

会议系统分析研判了当前全省小麦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下阶段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工作任务,统筹推进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为粮食丰收筑牢根基。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选民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田平出席会议,会议由省植保植检站党委书记、站长霍文静主持。

▲推进会现场

会上,庆阳市、平凉市、白银市、秦州区、安定区、西固区等县市区代表就小麦“一喷三防”、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防控等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并特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刘万才就《新阶段植物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主题培训,为甘肃植保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会议强调,各地要认清形势,抢抓时机开展统防统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见成效。要备足备好防控器械和物资,重点抓好“一喷三防”作业、农户群防群治、喷防质量监管、技术指导、资金补助等工作,扎实推动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措施落实落地。要落实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安全责任,全力推进监测预警、秋粮作物病虫害防控、重大植物疫情处置和监管等植保植检重点工作。要面向未来,大力集成推广智慧农业技术,注重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在植保工作中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全年粮食丰收和农业生产打好坚实基础。

▲屯字镇屯字村观摩现场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深入庆阳市镇原县、宁县实地考察绿色防控示范。重点观摩了屯字镇冬小麦良种展示暨绿色防控与单产提升集成技术试验推广点、冬小麦“一喷三防”飞防演示,及宁县焦村镇玉村村宁县金农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玉村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基地的苹果病虫害统防统治演示。

在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屯字村冬小麦病虫绿色防控于单产提升集成技术市级试验推广基地,来自全国的重点绿色防控农科企业对新型植保产品与技术进行了集中展示。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选民、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田平、省植保植检站党委书记、站长霍文静莅临珈和展位

武汉珈和科技有限公司的AI虫情测报一体机打破人力巡田局限、实现百平方公里虫情动态一图查看,实现害虫发生动态的实时感知、精准预测、科学决策,引起现场领导及与会专家、代表的热切关注。

▲镇原县副县长武小康莅临珈和展位与珈和科技副总经理向学波热切交流

▲庆阳市农技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农艺师李金章莅临珈和展位指导交流

“我们的一体机通过‘天空地人’技术手段融合,实现多维度立体化监测,可实时采集虫体形态、环境温湿度等多维度数据,同时基于多源数据及AI智能识别算法、虫情样本的深度学习,实现害虫种类自动识别、虫情分类统计、虫害预警,还可以基于虫情测报,综合气象对喷药效果的影响,构建农事气象适宜度分析模型,指导施药等喷防类农事安排,显著提升绿色防控精度及效率、降低防控成本。”珈和科技副总经理向学波介绍道。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选民莅临珈和展位听取讲解并指导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选民对珈和科技一体机的创新性、智慧化表示了认可并提出因地制宜的指导意见,并勉励现场企业,要充分利用AI等新技术,更新升级绿色防控“新农具”,打造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技防线新标准,树立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标杆。

中昆科技是本次会议参展智能装备最多的一家企业,集合了从智能农情预警监测到全程绿色防控等装备,设备采用虫脸识别、病害模型、AI语音智能交互等数字化技术应用,现场中昆技工作人员也重点介绍了企业的服务理念:以科技为盾、以绿色为笔,为粮食稳产增产保驾护,赋能果业生产提品提质。

▲与会领导莅临中昆科技展位听取讲解

此次会议,联动农科企业共探绿色植保协同新路径,展现了甘肃省以科技革新推动农业绿色防控的坚定决心,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注入强劲动能。

当天,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省植保植检站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农技中心、植保植检站主要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