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5月7日电 美联社近日在报道中批评称,美国政府4月初将对华关税提高至145%,这让依赖中国进口维持生计的美国小企业者,看着日渐减少的库存和金额飙升的账单,陷入日益加深的绝望。面对大批订单被取消、满载商品的集装箱滞留海外,他们绝望地质问: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
报道称,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态度有所软化,但对于在微薄利润中艰难求生的小企业而言,这种政策的反复无常正引发剧烈震荡。有企业主坦言,若仍无转机,他们的企业可能仅剩数月寿命。
美国玩具协会(The Toy Association)表示,美国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游戏和玩具均产自中国,因此这类企业尤其容易受到关税冲击。马萨诸塞州的WS游戏公司(WS Game Co.)是一家家族企业,获得了玩具“巨头”孩之宝(Hasbro)旗下多款桌游的授权并制作豪华版本。
该公司老板乔纳森·席尔瓦(Jonathan Silva)介绍说,公司的游戏在北美1.4万家商店均有销售,范围覆盖大型连锁店和街边小店。然而,由于关税重压,这家企业过去25年的健康增长戛然而止。
过去三周,该公司有3个满载商品的集装箱滞留在中国,价值50万美元。并且,该公司还失去了来自美国三大零售商总计1600万美元的订单,但席尔瓦对此也无能为力。“作为一家小企业,我们既无资金也无能力随意转移生产线。”他无奈地说,关税“扰乱了我们的业务并将我们推向破产边缘”。他还预计,如果情况不发生改变,企业仅能维持4个月的运转。
在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一家家居装饰店的联合创始人杰里米·赖斯(Jeremy Rice)正在为人造花供应链而发愁,他店里出售的90%的人造花都来自中国。尽管一些与他合作的规模较大的供应商承担了部分关税成本,但其余部分还是转嫁给了他。有些供应商提价20%-25%,但赖斯预计规模较小的供应商会将价格提得更高。
赖斯说,中国是唯一生产高品质丝绸花的地方,供应商要花好几年时间才能在其他地方开设工厂或转移生产。虽然他提前囤积了节日装饰库存,但即便在关税生效前就备足了货,他现有的日常花卉库存也只能维持两到三个月。
“之后怎么办?我毫无头绪。”赖斯担心关税战将重演经济大萧条和疫情时期的悲剧,导致本国大量家庭经营店铺倒闭。“无路可走,无能为力。”他如是说。
来自密歇根大学城的茶商丽莎·麦克唐纳(Lisa McDonald)同样深陷焦虑。经营了近18年茶室的她,从中国、印度等地进口散装茶叶,其高端产品售价达33美元/50克。虽然知晓政府推动本土制造的初衷,但她直言:“我们无法在美国种植出那么多所需的茶叶。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扭转局面,所谓‘让美国茶叶产业再次伟大’纯属空谈。”
面对可能被迫提价的困境,她叹息说:“就算茶叶再珍稀,也绝不可能50克卖75美元。”
在俄克拉荷马城,汽车配件生意同样难做。汽车配件商吉姆·乌姆劳夫(Jim Umlauf)自2018年开始尝试将生产转移出中国,却困难重重。如今,美国政府新的关税政策几乎让他的公司无法经营下去。市场需求仍在,公司却无力进口更多产品。
“我们的库存所剩无几,如果得不到一些帮助,很快就会断货。”乌姆劳夫说。作为一家努力打造优质品牌、创造就业机会并为社区做贡献的小企业主,他感到十分沮丧。他曾试图联系白宫和其他决策者,请求对小企业予以支持,但毫无回应。
乌姆劳夫绝望地说:“决策者们是时候关注贸易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了。这不只是股价波动或全球竞争力的问题,更关乎千千万万小企业主的生存。”
(编译:高琳琳 编辑:马芮 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