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一是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在城市管理中盲目决策、机械执行,对包括国内连锁品牌在内的1800余块商户门头牌匾颜色进行变更,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在政务服务中搞“面子工程”,搭车建设数字液晶屏、全彩屏,主要用于接待来访参观,平时基本关闭。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6个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有的建成后就停用,有的未有效运行,造成资源浪费。
三是山东省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中盲目攀比,数据不实。有的项目反复开工,有的项目论证不够,有的项目用地用海等手续还不完备就被纳入集中开工,有的开工仪式追求场面,一个会场租用电子屏等设备费用达20多万元。
通报指出,以上问题反映出一些地方和部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任性用权、随意决策、机械执行,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过度依赖督查检查考核,频繁搞排名通报,加重基层负担;有的脱离实际需要,在政务服务中片面追求硬件设施高端大气,热衷于建系统、搭平台,搞“面子工程”,华而不实、铺张浪费;有的政绩观有偏差,重形式轻实效,为了数据“好听好看”和排名靠前,在项目建设中讲究场面、热衷造势,盲目追求数量甚至虚报夸大。
越是推进重点工作,越要注重克服形式主义。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运用好典型问题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埋头苦干、不务虚功。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要从自身抓起改起,上下贯通抓好系统领域整治,示范带动各级纠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举一反三、系统整改,对虚假整改、表面整改的依规依纪追责问责,坚决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