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追梦不止;助残为乐,大爱无疆。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有一幕曾令全世界动容:视障运动员李端在黑暗中摸索了将近一分钟,终于将手中的火炬成功插入主火炬台。这漫长的一分钟里,没有人催促和不耐烦,观众始终以加油声和掌声鼓励着李端。这令人难忘的一分钟,照见的正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全社会的助残爱心。
自强,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往直前的品质。数据显示,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这意味着平均每17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残疾人。他们和健全人一样,在奋力逐梦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自强不息、努力向上是他们的精神底色。
我国残疾人中曾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那样的自强模范,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激励了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残疾人事业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已成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助残,是社会大家庭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也正在融入到更通畅的城市盲道、更包容的职场等方方面面。通过助残,我们可以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他们的价值,同时也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与美好。助残先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堪称楷模,引领社会风气。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即将召开,拟表彰自强模范200名、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200个、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60名。让我们一起向这些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学习,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