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关心 | 法治护航 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4月3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并将自5月20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其意义不仅在于制度层面的确立,更在于为民营企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信心。

事事关心 | 法治护航 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30 17: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3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并将自5月20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其意义不仅在于制度层面的确立,更在于为民营企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信心。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法治轨道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保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常用“五六七八九”来概括民营经济的特征,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因此,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准入壁垒、融资难、政策不确定性等问题。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正是为了回应这些现实关切。该法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明确国家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保障其合法权益,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民营经济营造有利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看来,出台该法是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关键,将给予民营企业发展一份长期的法律保障。

总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不仅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制度保障,更为其发展注入了信心。在法治的护航下,民营经济有望迎来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继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赵双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