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前县孙口镇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文化铸魂、治理塑形、发展筑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书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共同繁荣的生动篇章。
以传统智慧促进社会和谐
作为全国百忍文化发源地,孙口镇创新打造“百忍劝和”基层治理品牌,以“百忍劝和”调解室为平台,组织乡贤、老党员与群众共同参与矛盾调解,累计化解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100%,被评为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这一实践既传承了“和为贵”的传统美德,更构建起“多元主体共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以和为美”的价值理念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遵循。
以共同记忆凝聚爱国情怀
作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主战场,孙口镇依托将军渡红色文旅区、刘桥烈士陵园等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年均接待研学团队30余批次。青少年重走渡河路、聆听“渡河精神”宣讲,在沉浸式体验中赓续红色血脉;编创豫剧《将军渡》,将革命历史搬上舞台,吸引各族群众共同参与演出与观赏,让“不畏艰险、团结奋进”的渡河精神跨越时空、深入人心。同时,每逢重大节日,全镇各族群众齐聚烈士陵园,共同开展“清明祭英烈”等主题活动,参与人数年均超5000人次。红色文化成为联结各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进一步推动“五个认同”在基层落地生根,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共识。
以发展成果夯实团结基础
孙口镇以城乡融合示范镇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市政管网向农村延伸,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持续缩小;服务保障滨湖学校、郑州外国语学校台前校区等民生工程建设,新增学位10500个,实现“10分钟上学圈”全覆盖;刘桥现代农业示范园、红色文旅区等产业项目,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红色研学+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2024年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35亿元,经济指标稳居全县前列,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各民族群众,夯实了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以文化纽带增强认同自信
孙口镇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文化传播矩阵,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发起全国“百忍文化宣传队”,以短视频讲述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连续八年举办的“千人饺子宴”,吸引2000余名海内外宗亲共话传承;复原将军渡老码头、创编红色剧目,让历史与现实对话。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本土文化“活起来”,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各族群众参与,在文化认同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根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孙口镇将继续以文化凝心、以发展聚力、以治理润心,让“百忍”的包容精神与“渡河”的奋斗基因交相辉映,奏响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时代强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多“孙口经验”。(图/王传帅 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