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和澳大利亚签署自贸协定10年来,两国经贸合作取得显著发展。最近,美国一系列扰乱全球贸易秩序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身信誉,还会带来更严重的连锁反应。面对中国和“全球南方”的崛起,全球经贸格局和治理体系应做出调整,而不是破坏其基本原则。中澳尝试在世贸组织原则基础上建立替代性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维护正常国际经贸秩序的有益实践,为各国共促经贸繁荣稳定提供了启示。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今年,我们庆祝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0周年。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澳自贸协定得以达成并不断巩固的基础,当前正遭到美国的破坏,令举世震惊。这些破坏行为包括单方面撕毁以前的贸易协定、故意扰乱全球自由贸易机构(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肆意操纵关税。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唐方睿 (Don Farrell) 说:“中澳自贸协定在过去10年里为两国经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商务部则将它描述为一项“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协议。
在当前的全球贸易乱局中,有一件事是不变的,那就是美国一直把矛头对准中国,加征的关税最高达到245%。美国还对全球更广泛的地区——甚至对无人居住的岛屿加征关税,且加征幅度高得离谱,这既为攻击中国提供了“烟幕弹”,又顺手为抵消美国数万亿美元的全球债务增加了收入。
美国政府行为损害了美国的信誉,它让世人看到,美国的言辞、承诺,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不可信。美国实行差别税率关税,违反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和国际供应链稳定。这些关税剥夺了“全球南方”和其他国家的发展权。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信任一旦丢失了,那就不再仅仅是美国自己的问题。我们必须非常小心,谨防信任的破坏蔓延到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之间的协议。
既然美国可以放弃国际贸易协议,放弃对联合国的承诺,放弃国际援助计划,那么可能有人就会问:“凭什么我们要遵守贸易承诺和国际协议?”这样一来,其他国家就可能会效仿美国的做法。这就是美国的单边行动和多变政策所带来的更广泛的破坏性影响。
为了建立稳定的国际规则和机制,过去几十年来各国一直如履薄冰,历尽艰难困苦换来的进步如今正在被抹杀。当然,变革是必要的。全球规则和制度初建之时,中国尚未成为主要经济大国,发展中国家也还没有成为充满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全球南方”。如果这些全球性机构要生存、发展并继续发挥支持全球繁荣的作用,它们就需要适应新的全球现实。
但“适应”不等于“破坏”。美国现在正在做的就是破坏这些规则,比如拒绝任命贸易争端调解机制的上诉法官,进而削弱了世贸组织。美国还退出了联合国的许多项目,联合国的运行受阻。
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仍在增长。亚洲经济充满活力且日臻成熟。“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不断扩张,随之而来的是消费需求的增加。今天,覆盖全球的供应链已经和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贸易结构大不相同。
现代供应链和制造业结构意味着,在美国市场以外还有其他可行的选择,完全可以避开美方的惩罚性关税。当然,这些替代性选择当前未必可以信手拈来,但目前的情况必将刺激它们的发展。
可以说,中澳自贸协定为减轻美国关税造成的紊乱提供了一种模式。该协定以尊重维护全球贸易稳定的机制为基础,以世贸组织及其争端解决机制为支撑。
当中澳关系不愉快时,两国的争端可以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得到有效管控和解决。正是出于对全球贸易规则的尊重,中澳两国制定了一个替代性的争端解决程序,该程序尊重世贸组织原则,但不依赖于美国政府任命的上诉法官。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领导下,在包括“全球南方”在内的其他国家支持下,这种尊重国际秩序的解决方案为美国的关税“毒药”提供了“解药”。全球繁荣的出路在于贸易合作,而不是贸易胁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发展是各国的普遍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属权利。国际秩序的核心是联合国,而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是世贸组织。
美国政府愚弄了全世界。新冠疫情后,澳大利亚、欧洲、日本、韩国和加拿大等国按照美国的指示,大费周章地针对中国搞“去风险”,殊不知美国的“对等关税”才是真风险。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的生存取决于所有国家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和更广泛的“全球南方”国家也不能被排除在外。
中澳可以共同努力,全力支持和尊重国际贸易秩序。中澳自贸协定表明,这样的解决方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Misplaced trust"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