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来源:经济日报
2025-04-27 09: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接下来如何继续巩固回升向好态势?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如何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作为重要应对之策,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这是基于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的冷静判断。美国滥施关税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严重损害国际经贸规则和秩序,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正在被削弱;我国外贸企业承压前行,一些重点领域风险仍然存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

尽管面对冲击,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我们对美新一轮施压已有预判,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正在显效,政策工具留有充分调整余地。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兼顾激发内生动力和拓展外部空间,就能有力提振信心,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为此,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四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成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着力点。稳就业,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带动消费,进而稳定企业生产;稳企业,不仅能有效吸纳就业,还能丰富产品供给,充盈市场活力;稳市场,是在营造可预测的投资和消费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向好预期;稳预期,才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效能。“四稳”环环相扣,事关经济发展大局。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切中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为的是让“四稳”良性循环起来,扎实稳住经济大盘。

“稳”不是保守、退守,而是要以积极的姿态、务实的举措打开新空间、创造新机遇。以“进”促稳、以“新”促稳,尤需把握好快与慢、加与减、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将实施宏观政策措施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用体制机制创新破解难题,赢得发展主动权。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对单边主义、霸凌行径的有力回击。近日,服务业扩大开放新增9个试点城市、支持开办外资护理学院等政策频出,中国制度型开放的步子越走越快。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指向也相当明晰——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变,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锚定战略目标,坚定发展信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我们终将在爬坡过坎中再过一山、再登一峰,看到更加壮美的风景。(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