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媒体曝光了一份未注明日期的国务院内部备忘录,敦促各国以所谓“安全风险”为由,拒绝使用中国的卫星服务。该备忘录指称中国可能通过提供卫星服务来收集军事情报和敏感信息,却未提供任何真凭实据。
讽刺的是,全世界都清楚,真正长期利用太空资源从事全球监听,甚至连盟友也不放过的,恰恰是美国自己。
美国在冷战时期就大搞“星球大战”计划,如今更是将太空技术深度融入国防、情报和科技战略体系中。从SpaceX的“星链”项目等相关的太空卫星网络,到遍布全球的数字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数据库、通信基站及海底光缆,美国早已建立起一套全方位的情报收集系统。该系统正在快速发展和扩张,早已成为美国在全球策动战争、冲突、网络攻击乃至暗杀行动的关键工具。
正因太空领域关乎巨大霸权利益,美国对任何潜在竞争者都格外防范。即便像中国这样的“后来者”,只是以和平、合作为宗旨进行太空探索与研究,美国也不遗余力地打压,生怕“动了它的奶酪”。
不同于美国的霸权思维,中国始终将外层空间视为人类的共同疆域,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与各国展开平等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秘。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定于24日发射,恰是中国航天国际合作成果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国家有机会参与太空探索,并在农业、物流、交通、民生及灾害防救等多领域受益。
反观美国,却把外空视作“新大陆”,秉持“先到先得”的殖民思维,试图将外层空间据为己有。
其实美国担心的,不只是中国在技术和应用上的进步,更是中国提出的和平利用太空的主张。中方愿同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随着中国主张被越来越多国家接受,美国害怕最终会促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动摇其在太空领域的垄断地位。
值得玩味的是,这份国务院备忘录还专门向美方官员“支招”,指导他们在被问及“星链”卫星通信服务时,如何将其包装为“可靠的美国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以填补其打压中国卫星服务后留出的市场空缺。
2019年5月,SpaceX首次发射“星链”卫星时,全球在轨正常运行卫星仅约2000颗。而今,这一数字已达11000多颗,其中约7000颗属于“星链”。SpaceX还计划到2027年将数量增加到42000颗。
从这个角度看,这份备忘录本质上不过是美国国务院为本国企业量身打造的一份“太空推销手册”罢了。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4月24日社论
原文标题:Space memo smear hard-sell for US satellite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