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双双实现增长,这一数据背后不仅是铁路运输能力的提升,更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旅客发送量突破10亿人次,货运发送量完成12.53亿吨,这些数字背后是铁路部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生动写照。
铁路客运的火爆,映照出社会活力的蓬勃复苏。今年以来,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客运需求持续高涨。仅1月份,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就达3.69亿人次,同比增长12.1%。春节期间,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 “四流叠加”,人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踏上旅程。铁路部门精准加开列车,让旅客能够便捷出行。大量人员的流动,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的显著增长。尤其是如成都、西安等热门旅游城市,游客数量大幅攀升,城市的消费市场被充分激活,真正做到了“人畅其行”带动“物畅其流”,铁路客运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铁路货运的稳定增长,则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从分品类运输情况看,一季度,集装箱、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的运输同比分别增长20.4%、11.1%、42.1%。这些物资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它们的顺畅运输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国铁集团针对疆煤外运实施 “公转铁” 项目,一季度完成2201万吨煤炭外运,有力支持了能源供应;针对晋南地区钢铁企业运输需求制定物流总包服务方案,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运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了企业竞争力。铁路货运如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源源不断地为各行各业输送“养分”,助力经济稳定增长。
而在这客货运量双增长的背后,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持续发力。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12亿元,同比增长5.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投资的增长带来运输能力与效率的提升,为客货运增长提供了硬件保障。新建线路的开通、老旧线路的升级改造,使得铁路网络更加四通八达,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出行和物资运输的需求。
铁路客货运输的双增长,是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也是流动中国迈向新征程的“助推器”。展望未来,铁路部门仍需在优化运输结构、提升服务品质、深化多式联运等方面持续创新,让“流动的中国”更具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