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渐融春日起,望雪哞声春日鸣。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甘青川贡巴活畜交易市场内,一头头毛色光亮、体格健壮的牦牛正等待出栏。
在甘青川贡巴活畜交易市场,来自青海、临夏的客商选购210头牦牛,经过现场过秤,牦牛平均体重达300公斤,每头交易价在6700元至7600元,这些牦牛来自碌曲县牦牛协会的养殖大棚,通过“适度放牧、科学补饲、适时圈养”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反季节出栏,成为当地牧民增收的新亮点。
碌曲县牦牛协会负责人贡保勒知介绍说:“以前我们这里牛羊都集中在秋季出栏,这几年县上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尤其是冬春季节通过圈养、补饲,可以实现全年出栏,既增加了群众全年的养殖收益,还显著降低了放牧对草原生态的压力。”
近年来,碌曲县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2025年碌曲县新列支180万元牲畜良种补贴资金,150万元的藏羊、牦牛舍饲养殖补贴,2025年还计划种植牧草1.14万亩,这些措施全面提升畜牧业稳产保供能力,同时引导牧民群众正确认识市场规律,扭转惜售传统观念,进而帮助群众算清楚老弱畜多出栏、早出栏的经济账、生态账、长远账。科学养殖、四季出栏、全年均衡出栏的新模式正在逐步取代“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传统养殖方式,这一切,都标志着牦牛产业正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据了解,第一季度碌曲县出栏牛2690头,出栏羊55037只。
近年来,碌曲县纵深推进牧业改革,积极引导各“十户联产”单元严格按照“738273”目标任务,以及“提质、增量、延链、控风险”主线任务,在草畜平衡的前提下,以“四季均衡出栏”的方式鼓励农牧民群众出栏2-4岁牦牛,促进畜群更替,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持续推动农牧民增产增收。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马静娜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