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就是在咱们西平县崔庄村举行的婚礼,彩礼也只是象征性地。婚礼当天,按孩子他们夫妻双方的想法,没有请专业司仪,由孩子表哥主持;也没有请酒店大厨,我找开饭店的好友来掌勺,宴请亲朋好友一块儿吃个饭就图个热闹。” 西平县蔡寨乡崔庄村的刘辉建提到孩子的婚事一脸轻松地说道。虽然没有豪华的婚礼场地、昂贵的婚纱礼服和气派的宴会现场,但新人们却感到由衷的幸福与喜悦,这只是蔡寨乡年轻一代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引领新时代结婚新风尚的一个缩影。
西平县蔡寨乡崔庄村以“零负担”婚礼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更新观念,摒弃传统婚俗中的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价值观。
崔庄村党支部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同时,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彩礼指导标准,将婚嫁事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这种制度设计不是简单的规章规范,而是通过民主协商形成共识,让村民从“被动遵守”变为“主动践行”。
村里组织德高望重的老人讲述传统婚俗中的勤俭美德,邀请新婚夫妇分享简办婚礼的幸福体验,通过新旧对比引导村民重新思考婚姻的本质意义,让年轻人认识到豪华排场不等于婚姻幸福,高价彩礼反而可能成为新家庭的负担。这种文化熏陶不是否定传统,而是剥离其中的攀比糟粕,回归婚姻的情感本真,重建“重情轻物”的婚恋价值观。
示范带动与良性互动构成了崔庄村移风易俗的可持续机制。刘辉建孩子简朴而温馨的婚礼成为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这种真实可感的示范效应远比空洞说教更有说服力。婚事新办从个别行为发展为普遍实践,高价彩礼失去了生存土壤。这种从点到面的扩散效应,使文明新风尚逐渐深入人心。
目前,崔庄村“零负担”婚礼文明实践形式为周边村组树立了可复制的样板。这种变化不仅减轻了群众负担,更重塑了乡村文明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这样的文明新风恰似春风化雨,必将孕育出更加美好的乡村未来。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众多的先进事例证明,成功的移风易俗实践,无一不是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凝聚了广大群众的智慧与力量。下一步,西平县蔡寨乡将持续把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坚持倡导性和约束性并举,在落实、落细、落小上持续发力,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乡风文明“大变化”,深入开展一系列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的行动,让人民群众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不断提升群众的“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