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的当下,一场引人注目的校企“联姻”正在上演。4月7日,高邮新能源民企江苏大孚集成装备科技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风光氢储醇耦合研究院”,在技术共研与转化,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典范。
这次合作的规模和深度令人瞩目。双方将在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创新引领和科技服务支撑作用,推行“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即“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围绕“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中心)”方向布局,立足“风光氢储醇智慧耦合”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面向综合能源应用及绿色氢基能源化工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加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在“风光氢储醇耦合”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这不仅仅是一纸协议,而是一场真正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我觉得现在国家有需求,交大有技术,‘大孚’有整合能力,我们的合作真的是恰逢其时,希望今天的签约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能够真正落地、真正产出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大孚科技与西安交大携手合作,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之举,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创新之举。下一步将以研究院为抓手,着眼于双方战略需求,推进学科交叉汇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将研究院打造成一流学科和一流产业互动的典范。
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大孚科技选择与西安交大这所拥有深厚工程底蕴的高校结盟,无疑是一步高瞻远瞩的战略棋。大孚科技的战略眼光显而易见:通过搭建创新平台,整合高校智力资源,打造产业创新生态。“我们认识到‘风光+储能+氢能’等多种能源互补、清洁高效利用将成为能源变革的主要形式。”大孚科技总经理杨魁义表示,大孚科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公司,西安交大作为我国工程教育的摇篮,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工程技术人才,其在能源领域的科研基础和专业影响力,代表中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很荣幸与西安交大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促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更令人期待的是,这次合作将突破传统校企合作的局限。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风光氢储醇智慧耦合”领域关键技术难题,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通过3年建设,搭建“中试平台”,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风光氢储醇一体化能源产业链的重大突破,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与绿色氢基能源化工优化耦合,打造国际领先的下一代智慧电力软硬件产品。这意味着双方将建立起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将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次强强联手释放出积极信号。位于江苏高邮的大孚科技,是一家新能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全球清洁能源提供综合服务,拥有行业前端的多个技术专利,已经在以储能为核心的新型智慧电力产品、以风光氢储醇为核心的清洁能源领域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而西安交大的科研实力将为企业注入强劲动力。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校企深度合作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范式。通过整合高校的基础研究优势和企业的产业化能力,可以大幅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提升创新效率。而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这种创新模式的意义更加突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