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厚植不起诉未成年人爱国情怀,4月2日,开封市龙亭区检察院与至诚司法社工,以“传承红色基因,重塑人生坐标”为主题,组织2名被帮教未成年人走进刘青霞纪念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洗礼。
在社工的带领下,2名未成年人缓缓推开刘青霞故居的朱漆大门。青砖灰瓦间,一幅幅泛黄照片、一件件斑驳文物,无声诉说着辛亥女杰刘青霞“毁家纾难、丹心报国”的传奇人生。当得知这位出身显赫的女性变卖全部家产资助革命、创办河南第一所女校时,他们驻足凝视,震撼于她“天下为公”的胸襟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识。“来到这里我才知道,原来课本上的‘巾帼英雄’是这样的,她用生命践行了理想信念!”一位未成年人在留言簿上动情写道。
检察官和社工设计了“时空对话”互动环节,在“假如我是刘青霞,面对荣华富贵与家国大义,该如何抉择?”的主题讨论中,他们围绕“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展开探讨,检察官以“爱国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为主线,引导他们思考“新时代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教育他们从遵守校规校纪到参与志愿服务,从关爱家人到服务社会,将抽象的精神品格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
检察官同步开展训诫教育,通过剖析刘青霞以教育救国的时代意义,揭示“遵纪守法是爱国底线”的深刻道理。针对2名未成年人存在的法治观念淡薄问题,检察官结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条款,详解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刘青霞女士用一生守护家国大义,今后我不仅要守住法律红线,还要以她为榜样,多为社会做些有用的事。”一名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在训诫后郑重表态。
此次沉浸式教育帮教活动,创新“历史场景+情感共鸣+行为引导”的教育模式,通过具象化的榜样力量,在帮教对象心中种下责任与担当的种子。下一步,龙亭区检察院将持续深化“红色基因+法治教育”特色帮教体系,用红色文化滋养心灵,用法治精神护航成长,为迷途少年点亮回归之路。(图/刘晶晶 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