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织密反诈防护网 守护群众“钱袋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07 13:4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3-07 13: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南阳市宛城区茶庵街道集市上已跃动着点点“红霞”,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手持“反诈宝典”,在早餐铺氤氲的热气中开启新一天的“防诈巡游”。连日来,茶庵街道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用脚步丈量平安,以真情筑牢防线,在辖区掀起反诈宣传热潮。

“宣传单+土方言”,反诈知识入脑入心。“婶儿您看,这‘八个凡是’要记牢,陌生电话不轻信......”志愿者小王用当地方言讲解着宣传单页内容,引得周边群众纷纷围拢。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居多的特点,志愿者们创新采用“方言课堂+情景再现”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土味顺口溜”。“刷单返利是圈套,高息理财多骗局”等朗朗上口的警示语,配合着志愿者们绘声绘色的情景演绎,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掌握防诈要领。

“身边事+专业讲”,以案说法敲响警钟。如果说宣传手册是静态的警示,那么案例讲解就是动态的警钟,用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撕开诈骗分子的伪装面具。“咱们辖区上周有位大姐刷单被骗了好几万......”随着讲解的深入,原本喧闹的会场变得鸦雀无声,当听到“验证码就是钱袋子最后一道防线”时,不少群众下意识地捂住了手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茶庵街道的“志愿红”们用脚步编织防护网,以真情构筑防火墙,让反诈知识既“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扎根群众心田间”。未来,茶庵街道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推动反诈宣传常态化、精准化,用永不褪色的“志愿红”,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蓝”。(图/冉苗苗)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