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辉县市检察院检察官来到位于百泉湖景区的共城文创馆,了解非遗文创产品的创作技艺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在文创馆内,只见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在百泉碑廊石碑拓片前驻足观赏,有的拿起文昌阁图案的金属书签仔细端详,直观感受非遗文创产品的魅力。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我们的文创产品销量持续上涨。我们特别感谢检察官,他们不仅通过走访了解我们的法治需求,还围绕文创产品著作权、商标权等保护难题,帮助我们做好申请专利、版权登记等工作,保护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人员说。
辉县市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集壮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蕴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各类各级不可移动文物44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6处。
依托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共城文创精心设计推出的一系列带有共城文化元素的手提包、挂件、扇面、书签等文创产品,为我市文旅消费增添活力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
如何积极探索新业态下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是检察官此行的目的。
为此,检察官提前对该市文旅部门走访调研,了解法治需求,把共城文创、非遗文创保护工作纳入今年的重点工作中,不断探索更多非遗保护的新模式、新路径,把‘量身定制’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检察服务送到“家门口”,让共城文化走向全国。
展馆外,检察官向游客宣传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职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内容与途径,还科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让群众基本掌握了文物保护法的基础知识。“通过今天的现场普法,让我们更加了解到非遗的保护传承重要性。”游客王女士一边看着普法宣传页,一边与检察官交流。
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法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下一步,辉县检察院将在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品牌传承、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继续融入检察力量,让非遗在检察护航下更好地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