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迎来现象级爆发。凭借强势IP矩阵与全明星制作阵容,涵盖喜剧、神话、军事、动作、武侠、史诗、悬疑、探案等多类型的春节片单,成功激活沉寂多时的票房市场,强势把观众召回电影院。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却从一众大片中脱颖而出,以破竹之势刷新多项影史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其市场表现不仅印证了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商业潜力,更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一次历史性新突破。
这不禁让我们回溯起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起点。早在196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过《大闹天宫》,这部里程碑式的动画电影,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视觉冲击震惊了世界影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法国《世界报》盛赞其"不仅拥有堪比迪士尼动画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是迪士尼完全做不到的,它完美表达了来自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无独有偶,《哪吒之魔童闹海》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崭新面貌。它通过现代工业技术重构传统神话IP,不仅在视听语言层面媲美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制作,在叙事层面更是完成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创造性转化,最终以"国风国制"的完整形态重归世界动画产业竞争格局,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中国动画的复兴轨迹,本质上是工业化进程与艺术探索的双重突破。中国动画电影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有过低谷和迷茫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动画电影都被“禁锢”在了儿童片的定位中,备受偏见和轻视。直至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突破9.56亿元票房,开启了产业拐点,投资人发现了动画电影所具有的巨大市场潜力和艺术价值。此后,中国动画电影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一系列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点燃国产动画复兴之火的《大圣归来》到东方美学重构经典的《白蛇》系列;从诗性幻境包裹生命哲思的《大鱼海棠》到人性神伦深度对撞的《姜子牙》,从展现大唐风华与文人史诗共振的《长安三万里》到讲述现实草根逆袭热血舞狮的《雄狮少年》,从黑色幽默暗喻人性的《大护法》再到暗黑权谋震荡江湖的《画江湖之不良人》……纷至沓来的优秀作品共同勾勒出中国动画的类型化探索图谱,展现着中国动画人的艺术开拓精神。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并非偶然,较之前作,电影叙事在主题提炼、世界观抒写等方面有了全方位的提升。电影延续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情,但主题从哪吒“是仙是魔”的命运抉择转变为了“是魔又如何”的个体身份认同。在高超特效技术的加持下,电影将传统的“哪吒闹海”故事做了彻底颠覆与重塑,借助哪吒“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伦,我便扭转这乾坤!”的台词,隐喻当代青年不认命不由天,力图冲破既定秩序,“试试改变这世界”的反抗精神和自由意志,得到了观众们的广泛共鸣。电影格局开阔,在正义与邪恶、对抗与覆灭中,又以众志成城、前赴后继的精神信念战胜强权,在主题上呈现出了家国同构和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格局与大国担当,更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想震撼。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突破均建立在国产动画工业体系升级基础之上。《哪吒之魔童闹海》片尾洋洋洒洒列出的138家制作公司,既展现产业集群效应,更揭示现代动画生产的分工协作本质:《哪吒之魔童闹海》里波澜壮阔、震撼人心海水画面的视觉呈现,得益于《深海》导演田晓鹏及其团队对自主研发七年的粒子水墨技术的开源共享;活泼可爱的土拨鼠造型是被撞档的《熊出没》团队贡献;化龙造型是出品过《白蛇》的追光动画团队的精心打造;仙妖大战的场景资产来自《凡人修仙传》的作者原力动画……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动漫行业的托举,才成就了今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辉煌。这一现象展现了文化生产领域的集体主义价值范式,印证着"技术共同体"理念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促进中国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作共赢思维,标志着中国动画产业已从“作者中心制”过渡到“生态共同体”阶段,其背后蕴含着中华文化传统中的集体主义精神。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知,中国动画工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种重工业级的作品,历时五年的制作周期与大量成本投入,在当前产业环境下尚属特例。多数作品仍受制于周期、预算约束与技术短板,在叙事精度与制作水准层面存在明显落差。这种发展不平衡性,凸显了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的紧迫性。当观众审美阈值和期待预期随《哪吒之魔童闹海》提升后,必然对其他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容错空间将持续收窄,品质与创意,始终是动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展望国产动画的美好未来。五千年的文明积淀,让中国动画制作人的知识体系中储备得天独厚的发展禀赋,更不要提那些漫长岁月积淀存留下优秀典籍——从《封神演义》的神话体系到《聊斋志异》的志怪传统,从《山海经》的奇瑰幻想到《儒林外史》的现实关照,这些文化资源亟待我们用现代动画语言进行转译和重构。相信随着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技术人才的储备,中国动画有望在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传统IP的现代诠释、技术标准的自主创新等领域形成更大突破。当电影工业体系与艺术创新形成良性互动,中国动画必将绽放更璀璨的文化光芒,为世界产业贡献更多的中国故事,东方美学的呈现必将释放更璀璨的光辉!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教授 陆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