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前经济学家:“全球南方”崛起呼唤世界治理体系结构性改革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6 11: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二战后由美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失序风险,而“全球南方”的崛起正在推动多边主义发展。G20和金砖合作机制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参与全球治理的机会。近期在巴西召开的G20峰会反映了“全球南方”主张结构性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集体诉求。中国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在全球治理实践中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战后的全球经济秩序,是在由主要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 (G7) 的主导下创建和维护的。但近年来,一直有人呼吁对这一秩序进行彻底改革。1999年,为了响应这些呼吁,一个“扩大版G7”,也就是G20诞生,但要求改革的呼声仍在继续。

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违反审慎放贷规则的结果,险些引发了1929年华尔街崩盘那样规模的经济崩溃。值得肯定的是,当时美国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保证资金、降低利率、增加流动性、向银行注入资本和降低税收等。其他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只是规模较小。在美国的领导下,全球经济恢复了正常。

后来,G20会议的级别由部长级提升至国家元首级,至此,现在人们熟悉的G20成员国轮流主办峰会的机制才确立下来。

2023年,非洲联盟成为G20正式成员,这是最近一次针对G20改革呼声的回应。

如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G20占全球GDP的85%左右,占全球贸易的75%以上,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但是仅仅扩大G20的成员似乎并没有抓住改革的重点。概括地说,改革呼声的背后,有这样一种理念:西方主导下的全球秩序,尤其是全球经济治理规则,对“全球南方”国家是不公平的,它只为西方的利益和价值观服务,而其他国家同样理应得到尊重的利益和价值观却被牺牲掉了。

因此,金砖国家于2009年首次举办峰会,成为了“全球南方”表达关切和需求的平台。现在,金砖国家已经从最初的四个扩大到10个,而且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等着加入。

目前,金砖国家正在努力建立多种机构和机制,使扩大后的金砖能够在全球舞台上为其成员服务,其中包括新开发银行、非美元计价的交易结算机制、以本币贸易投资机制,以及外汇储备多样化。

到目前为止,扩大后的金砖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45%,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GDP总和超过了G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沙特和南非既是G20成员,也是金砖国家成员。

在此背景下,巴西于11月主办了第十九次G20峰会。峰会东道主、巴西总统卢拉和其他G20国家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的发言,是全球秩序正在转型的一个缩影。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G20继续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促进和平解决危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也与其他G20成员一道,支持“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还提出了从贸易到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重要倡议。

正如习主席在巴西G20峰会演讲中提到的,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把发展置于国际经贸议程中心地位,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继续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争端解决机制尽快恢复正常运转。最重要的是,要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综上所述,中国的这些建议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信息——世界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进行结构性改革,为全球经济寻找新动能,二是唤起各国认同规则、坚持规则的意愿。

正如巴西总统卢拉所说,世界需要重新审视《联合国宪章》本身。

对卢拉来说,这种“重新审视”应该扩大到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因为它使中小型经济体的外债变得不可持续。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全球经济秩序,并更新金融架构。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接受“未来是多极的”这一现实。

巴西是G20成员和金砖国家的支柱之一,卢拉的主张是对全球秩序的全面控诉,现行的全球秩序建立在二战的废墟之上,而如今的“全球南方”国家大部分都没有参与其制定过程。

总而言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体现了峰会在社会包容、抗击饥饿和贫困、能源转型措施、全球治理改革和加速气候行动等方面的共识。但细节决定成败。显然,转型仍在继续。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An order in transition"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