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以检察涓滴之力 续黄河文化“星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05 10: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2-05 10: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兰考县地处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湾”,也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千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兴替,这里形成了丰富的流域文化,保留了许多文化遗产,产生并赓续了独具兰考特色的红色记忆。近年来,兰考县检察院立足兰考这片热土,致力于非遗文化、文物古迹和红色基因的持续传承,以检察涓滴之力,传承黄河文化“星火”。

为非遗文化后继有人

“真是万万没有想到,检察院还能帮俺发扬光大麒麟舞......”麒麟舞传承人侯学阳提起这几年麒麟舞的发展历程,感叹的说到。

麒麟舞是兰考县的传统舞蹈,麒麟舞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珍贵的民间舞蹈史研究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录。据普査统计,全省共有14班麒麟表演队,仅兰考县就占7班,分布在红庙镇东村樊庄、堤湾,小宋乡小宋集,南彰镇刘桥,阎楼乡阎楼村,许河乡杨桥村。作为全省唯一在兰考县生存着这一珍贵舞种,目前兰考县尚具表演能力的麒麟舞表演队仅剩3支。

如何让兰考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更好的传播与传承麒麟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考县检察院主动提供服务,上门把脉问诊,积极为非遗文化的更好传承答疑解惑。

在小宋镇郭店村,检察官走访麒麟舞传承人侯学阳。古稀之年的他自11岁便开始学习麒麟舞。学成之后,便将麒麟舞的传承和发扬当做毕生的事业。由于时代的变革,文化娱乐多元化的呈现,麒麟舞表演走向下坡路。演出少,不挣钱,麒麟舞团队近于散台。更让人着急的是老一代舞麒麟的人已力不从心,年轻人不乐于学,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后继乏人的困境。侯学阳老人的担忧也是检察官所要努力的方向。经与文旅局多次会商,并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帮助侯学阳老人重新组建了麒麟舞艺术团,由侯学阳任团长,启动授徒模式,由他带徒传授麒麟舞技艺,培养人才。如今小宋镇麒麟舞艺术团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比赛活动,已从兰考走向全国,成为兰考一张独一无二的非遗文化名片。

麒麟舞只是兰考县诸多非遗文化中的冰山一角,为进一步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兰考县检察院联合县文旅局组建“检察+文旅”非遗文化护卫队,开展系统摸排掌握全县非遗底数,编制《非遗备忘录》,对李氏木版画、仪封三弦书、大刀面等登记造册,定期走访传承人,实时把握非遗文化现状,协助解决实际困难12个,为非遗文化的接续传承助力。

为历史古迹重放异彩

“黄河旧故道,今日花果园,美酒迎宾客,仪封史无前”,这是著名作家柳青的诗,诗中的仪封,就是现在的兰考县仪封园艺场。仪封园艺场是新中国解放初期由河南省农业厅直管的农垦单位,土地经营规模达四万余亩。1958年获得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单位奖状,被赞誉为“故道明珠”。

仪封园艺场是苏式风格办公楼,共108间。这座异域格调的办公楼是50年代我国学习苏联文化的典型实物,是建国初期国家开发建设黄河故道的典型建设。由于历史和经营管理等原因,80年代后,仪封园艺场逐步从辉煌走向暗淡。人员流失,土地大面积荒芜,原办公旧址因长期弃用,缺乏及时的管理和维护,破敝不堪。2021年5月,兰考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进行文物保护巡查时发现仪封园艺场办公楼存在管理不善等问题,遂成立办案组,并展开立案调查。经过现场查看、走访了解、查阅档案资料,查明仪封园艺场办公楼存在外楼顶多处塌陷、外墙崩裂、垃圾成堆、杂木树威胁墙体安全等问题,若不及时修复和保护,不仅有损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还存在灭世的可能,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同年6月,兰考县检察院向有关部行政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落实文物保护监管职责。收到检察建议后,该行政部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维修方案,安排抢救性维修,消除安全隐患,清除垃圾及杂物,将院子进行了平整和绿化。

在深入调查中,办案组了解到仪封园艺场旧址建筑群符合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准,但因保护范围内的部分场地、附属物等被私人占用而未能申报成功。检察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协同相关部门对被占场地、附属物的权属进行了确权,在保障仪封园艺场和占用人员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沟通、协商,最终占用的部分被腾退,申请升级保护的障碍被消除。随后,兰考县检察院逐级呈报省检察院,省检察院迅速向省文物保护部门进行了反馈,经过审验,仪封园艺场旧址近代建筑群顺利入选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升级成功后,办案组跟进监督,会同有关行政机关,通过专家论证,制定出台3D修复方案,仪封园艺场办公楼全面修复工作启动。

为了仪封园艺场重新焕发生机,兰考县检察院积极主动履职,助力仪封园艺场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协助仪封园艺场与北京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结合兰考特色,突出农垦文化、红色文化传承,打造优质研学实践基地和教育营地。

今年7月,仪封园艺场修复工作已完成,研学实践基地和教育营地也将投入使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宏大建制显得“青春焕发”。如今的仪封园艺场,被作为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会场之一,绿草如茵,果木成林,游人不断。

兰考是政治大县,也是历史“富县”,类似仪封园艺场这样的历史古迹比比皆是。近年来,兰考县检察院积极主动履职,督促修复了张伯行故居、张从正墓园等古迹,并将其纳入宣传阵地,邀请兄弟单位、群众代表参观学习110余场,扩大了兰考文物古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其重放异彩。

为红色血脉得以赓续

绿树,草地,鲜花,围栏,这是近日兰考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在南彰镇张安祥烈士墓园看到的情景。一位村干部告诉检察官,自从检察院督促修缮保护烈士墓园以来,这里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2020年4月,兰考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时,发现南彰镇张安祥烈士墓存在管理不善等问题,于同年5月进行立案调查。实地调查发现,墓园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外围栅栏损坏,且园内圈养有鸡、羊家畜等,一派杂乱景象。张安祥烈士墓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管理不善,导致其历史、纪念、教育意义无法有效发挥,影响革命烈士的纪念教育价值。

同年6月,兰考县检察院召开检察建议公开宣告会,当场向负责英烈保护工作的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送达检察建议,督促其健全服务和规范管理,方便瞻仰、悼念英雄烈士。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党组会议,就检察建议进行讨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认真付诸实施。

为了做实做好英烈保护大文章,兰考县检察院启动英烈保护专项行动。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到各乡镇,调查走访,实地察看,跟进监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排查出42位英烈的茔墓等纪念设施零散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部分因失于管理,仅剩下一个小土包。检察官们逐一采集42位烈士的事迹,并制作烈士名录。为了让烈士纪念设施得到更好的保护,兰考县检察院向有关部门建议:一是将42位烈士的茔墓尽可能全部迁葬兰考县烈士陵园,二是筹建一座兰考县烈士纪念馆,便于后人凭吊缅怀,铭记先辈英雄事迹,传承弘扬革命精神。

经与所属乡镇政府及烈士家属协商沟通,兰考县烈士陵园举行了部分零散烈士墓迁葬仪式,暂未迁葬的烈士茔墓等设施均进行了修复整改。

红色资源保护和红色文化传承,事关我们国家的精神命脉,事关我们的文化自信,更事关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一直以来我院十分注重该项工作,不仅对烈士墓园进行了修缮和集中统一管理,还对刘岘纪念馆等红色遗迹走访调查,督促相关部门加强保护,赓续红色血脉,做优黄河文化传承。

全力守护黄河流域文化是兰考县检察院长期以来始终扛在肩上、装在心中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接下来,我院将加大非遗文化、文物古迹和红色文化保护力度,努力以检察涓滴之力,续黄河文化“星火”!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