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全域旅游,安徽六安做靓“战略图”、“新品牌”、“产业链”、“朋友圈”

瞄准全域旅游,安徽六安做靓“战略图”、“新品牌”、“产业链”、“朋友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30 14: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30日电(记者 韩靖岩) 地处神奇北纬31°的安徽省六安市聚力发展全域旅游,将绿水青山生态“高颜值”变为文旅经济发展“高价值”,让老区人民过上了殷实富足的新生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春到大别山(摄影 胡礼纯)

六安将全域旅游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统筹、引导作用,谋划四步战略(绘就全域“战略图”、做靓全域“新品牌”、构建全域“产业链”、拓宽全域“朋友圈”),让全域旅游做大做强。

优化顶层设计,绘就全域“战略图”。六安市科学设计了引领发展的“战略图”和“施工图”。在科学谋篇布局上,出台了10个融合发展指导性文件,加快编制《六安市红绿融合高质量发展规划暨文旅强市建设规划(2025-2030年)》,构建大别山红旅交融、江淮分水岭、主城区、淮河水乡四大片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今年以来,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25.36亿元,5.33万户农户增收。在政策保障上,争取资金1.4亿元,支持天堂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设立规模10亿元的中安旅游大健康基金,投资项目19个,总投资额6.3亿元。在强化项目带动上,组建市、县文旅投公司和文旅产业推进组,谋划文旅招商项目78个,编制《六安文旅产业招商项目册》并开展线上线下推介。

大峡谷漂流

整合优势资源,做靓全域“新品牌”。全市立足大别山红绿资源禀赋,让文化旅游业成为游客、市民美好生活的标配。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拥有文化旅游经营主体5,700多家。围绕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推出精品研学旅游线路90余条,培育红色A级景区17家,创建省级红色旅游小镇3个。围绕打造生态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大别山森林、温泉、中医药等优质生态资源,开发登山、徒步、露营、康养等生态旅游项目;打响陡沙河、聆心谷等5个大别山温泉康养旅游品牌。围绕打造特色体验场景,建成运营迎驾汉驰航空飞行营地等3个低空飞行项目、莲花山滑雪场等2个冰雪旅游项目,以及全国第四个、安徽首个大别山溪降等特色项目。

雪霁悬剑山(摄影 卢峰)

提升服务能级,构建全域“产业链”。全市聚焦优化景区品质,遴选天堂寨、万佛湖等12个旅游景区实施“一景一案”改造提升;全市现有4A及以上旅游景区28家,获评全省最干净景区2个。同时,推出精品线路,打造串联全市四县三区80个乡镇、52家3A级以上景区的800公里大别山风景道;开通直达天堂寨等景区旅游专线20余条;建成旅游驿站42个、特色观景台137处。此外,还打造旅居典范,制定《六安市加快“大别·乡宿”发展激励机制(试行)》《六安市民宿发展政策指引》,安排1600万元民宿发展激励资金。建成花开半朵、春山·溪谷等精品民宿320余家,年经营收入近1.6亿元,带动2.8万人就业。

深山藏古寺(摄影 田维刚)

讲好文旅故事,拓宽全域“朋友圈”。全市抢抓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与上海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等政策叠加机遇,扩大六安文旅传播声量,做靓“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旅游品牌。通过精准合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多角度、立体化扩大六安文旅声量。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