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巴西的良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27 17: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近期在里约召开的G20峰会,为巴西推动自己的全球议程提供了机会。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双方的发展理念相近,在国际事务中立场相似,尤其是在南南合作和重大国际议题上保持共识。通过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巴西希望在G20中更有效地推进更公平的多极化全球治理,推动“全球南方”的议题。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巴西以及更广泛的拉美地区将有机会迎来更大发展。

最近召开的二十国集团 (G20) 峰会主题是“建设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发展的地球”,这为巴西在关键时刻塑造全球议程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这一角色远不只是象征性的——和一些其他组织不同,G20没有常设秘书处,也没有成文宪章,而是完全由主席国来确定优先事项,协调倡议,推动相关讨论。这一次,巴西的领导人成为了这一全球论坛的引领者。G20经济体占世界GDP的85%以上、国际贸易的四分之三、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

G20的问世,源于对西方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回应。它最初是在1999年以财长会议的形式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这场危机凸显了全球经济动荡的跨国属性——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巨大。虽然类似G20这样的概念诞生于西方,但由主要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 (G7) 领导人最初对它却并不感冒——他们更偏爱“小圈子”,以便于实时观察和掌控。然而,2008年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西方国家在稳定市场和单独应对危机方面的能力有限,全球对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机制的呼声日益高涨。G20于2008年举行了首次元首峰会,最终演变为一个“危机指导小组”,汇集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包括在解决全球问题时不能再被边缘化的新兴经济体。至此,G20的宗旨已经超越了金融范畴,涵盖了气候变化、经济不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等紧迫的全球问题。

巴西是拉美历史上“粉红浪潮”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南南合作的引领者、多极化的倡导者,有能力使G20在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方面更具包容性和有效性。

“粉红浪潮”:20世纪末,拉美地区掀起了一波左翼运动的高潮,大量左翼政党在选举中获胜并上台执政,这一现象被西方媒体和学界称作“粉红浪潮” (Pink Tide)。这股浪潮在2015年左右退却。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最初,G7曾被设想为全球治理的引领者,但它的合法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它的精英组成和排外特征反映了狭隘的西方利益,招致了不少关于“排除了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批评。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G7将俄罗斯剔除,进一步暴露出了排他性。其作为西方国家集团的特征更加明显,而与一个真正符合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联盟角色渐行渐远。相比之下,G20包含了更广泛的声音,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不平等等当今复杂的跨国挑战提供了必要的平衡性和包容性。

巴西领导人可以在G20中发挥关键作用,更加强调“全球南方”的观点,推动这一南北合作平台更加民主化。巴西在《生态转型计划》中正式提出了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该计划以其雄心勃勃的目标赢得了全球关注,并与中国的生态文明愿景产生了深刻的共鸣。2023年,巴西91%的电力来自清洁能源,这一比例十分惊人,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了巴西自己设定的到2030年达到84%的目标。它还将亚马逊雨林的砍伐率降至六年来的最低水平,在保护地球上最大的雨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除了在环境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外,巴西还倡导渐进式改革,以减少不平等,增强全球治理的包容性。巴西总统卢拉提议征收2%的“亿万富翁税”,以打击全球不平等现象,并再次呼吁对联合国进行改革,推动提升安理会的有效性和广泛代表性,特别是考虑到安理会最近未能解决巴以冲突等紧迫的全球危机。这些建议与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遥相呼应。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与此同时,巴西持续的经济稳定和领导地位也与密切的中巴关系有关。中国是巴西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从2007年到2023年,中国在巴西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733亿美元,其中电力部门投资所占比重很高。鉴于巴西最近面临的能源挑战,这一点至关重要。中国也是巴西最大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之一,对占巴西GDP近25%的农业综合企业至关重要。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期间访问巴西,是进一步加强两国经济联系,鼓励巴西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良机。事实上,在习主席访问之前,就已经有迹象表明巴西有意同中国加强开放合作,例如同意引进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为巴西地区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尽管巴西在10月份对亚洲进口的钢铁和光纤电缆征收了新关税,但这一合作姿态表明巴西认识到了中国的战略重要性。

中巴合作是更广泛的中国-拉美合作的一个缩影。基础设施不足、互联互通薄弱仍然是拉美地区发展的重大障碍。拉美基础设施缺口巨大,估计每年需要2500亿美元的投资。作为拉美最大的经济体,巴西曾经通过南美洲国家联盟框架下的南美洲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现已失效),来领导地区国家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然而近十几年来,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挑战影响了巴西的实力,导致其维持自身的经济增长和支持区域发展的资源不足。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合作,可能是满足这些基础设施需求的关键。如果巴西对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犹豫不决,不仅会阻碍其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违其作为地区领导者的角色,不利于其在全球舞台上提升经济竞争力。

人们一定会注意到,巴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协同作用。两国都是金砖国家成员,在巴以、俄乌危机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立场相近,都主张建立公平正义的多极化世界。这种协同关系有力支撑了巴西的G20议程,是对南南合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一步承诺。通过与中国更密切地接触,巴西可以扩大其在塑造公正、多极世界秩序方面的作用,并将“全球南方”的声音带到最前沿。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高端智慧传播与交流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Rio de Janeiro pivot point"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