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 这项“千里”工程让珠澳枯水期“有水喝”

20年来 这项“千里”工程让珠澳枯水期“有水喝”

来源:央视新闻 2024-11-22 17: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是珠江流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年,这项工程进展如何了?

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年

澳门三面环海,陆地面积小,淡水资源匮乏,95%以上的淡水由珠海通过供水管道输送给澳门的水厂。

2004年秋季,珠江三角洲地区遭遇了异常凶猛的咸潮,威胁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2005年春节前夕,水利部从千里之外的上游水库应急调水至珠江口,以压制咸潮、保证补淡,调水距离长达1000多公里,跨越贵州、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历时10天,开启了“千里调水压咸潮”。

“压咸补淡”调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水流条件复杂多变。20年来,西江龙滩水电站、大藤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构筑起珠江流域的供水保障防线。

什么是“咸潮”?

河口咸潮,又称咸潮上溯、海水入侵。

在枯水期,径流量减小,外海高盐水在潮汐动力下,逐渐向河道上游扩散,导致河道内水体变咸,进而引发咸潮,取水口无法正常抽取淡水;反之,当径流量增大时,咸潮咸界下移,取水口可以正常抽取淡水。

因此,目前在潮汐动力不可人为调控的情况下,增加河道径流成为应对咸潮的有效手段。

什么是“压咸补淡”?

针对珠江口的咸潮,为什么要使用“压咸补淡”的方式?原理是什么?

“压咸补淡”通俗来讲,就是通过科学调度上游水库群,有效补充河道淡水径流量,从而压制咸潮上溯,使咸界下移到取水口以下,为当地供水系统创造抽取淡水的条件,保证正常取水使用。

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交错,潮水往复涨落,咸潮上溯复杂多变。在每年枯水期10月份到次年3月份,上游河道径流小,潮汐动力相对变强,河口咸潮上溯就会表现为活跃期。

大湾区城市群供水水源以河道取水为主,河口咸潮影响期间,取水口附近含氯度严重超标,甚至连续数日无法取到淡水时,城市供水安全就会面临严重威胁。因此,“压咸补淡”是应对珠江口咸潮的最有效方式。

(总台记者 梁丽娟 陈烨炜)

【责任编辑:赵双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