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 | 坎布拉:青藏高原上的神秘仙境

“这里绵延不绝的奇峰异石气势磅礴”“那些山像各式各样的神秘城堡和宫殿”……暑期的坎布拉景区里,有不少在家长带领下前来研学游玩的孩子们,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留下奇思妙想的“观后感”。

活力中国调研行 | 坎布拉:青藏高原上的神秘仙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5 18: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25日电(记者 吴燕博)“这里绵延不绝的奇峰异石气势磅礴”“那些山像各式各样的神秘城堡和宫殿”……暑期的坎布拉景区里,有不少在家长带领下前来研学游玩的孩子们,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留下奇思妙想的“观后感”。

坎布拉景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是藏语,意思是“康巴人的家园”。今年4月11日,坎布拉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总面积3149.34平方公里,覆盖尖扎县、同仁市和泽库县的麦秀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与中国一、二级阶梯地貌过渡带。坎布拉景区是整个世界地质公园当中最具观赏性的区域。

景区导游杨尖介绍,以往有一些来自日本、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的游客来这里游玩。今年4月以后,随着坎布拉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提升,不仅有更多亚洲旅行团来到这里,他们也已经接待了十几个欧美国家的大型旅行团了。

李家峡水电站大坝、高原平湖坎布拉湖、奇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厚重的佛教文化底蕴、百年藏族传统村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坎布拉景区集国家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黄河水利风景名胜区于一体。

坎布拉湖碧绿如翡翠,周围丹霞地貌的群山屹立,呈现一派“碧水绕丹山”的壮美景观。湖水北岸的山峰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座浑然天成的水上宫殿。

这里的丹霞地貌和北方常见的丹霞不同,红色的山体上遍布绿色的植被,好像“披着毛茸茸的绿衣”。

雨后的坎布拉云雾缭绕;在阳光的照射下,远远望去,不少山体闪耀着“绿丝绒”般的光泽。

从南宗沟码头向远处望去,群山中独树一帜的“剪刀峰”吸引游客往景区深处走去。沿途山上零星出现造型各异的树木,尤其可爱。几户装饰一新的藏族人家隐居于此,在慢慢飘散的云雾下,颇似“人间仙境”。

山中潺潺的河水或急或缓,与周围山坡的草甸和树木相映成趣。

在景区最深处的山体上,则呈现树木郁郁葱葱的神奇景象。沿着木栈道走下山,一路可以吸饱氧气。

记者手记:与藏族小女孩的偶遇与友谊

在深山脚下的小吃摊前,我恰巧遇到一位小小的藏族姑娘正主动帮助家人搬运一箱货物,远远地冲她打招呼“小朋友,你好能干啊,几岁了?”

她放下箱子,大方地伸出手和我比划“五岁了!”才五岁就这么懂事,我冲她开心地竖起大拇指“你好棒啊!”

她紧接着奶声奶气地问了我一句“你要吃煎土豆吗?”

我一时没听清、反应过来后,走近她略有歉意地和她说“谢谢你,我不饿,你要吃鸡蛋吗?”

她和家人似乎也没听清我的话,都说“没有鸡蛋。”

我掏出口袋里的煮鸡蛋,和她们解释,“我不要鸡蛋,我有一个鸡蛋,你要吃吗?”

她羞涩地躲在家人后面说“我不吃。”我很快意识到这样的食物送给陌生小女孩,可能确实有些不妥。想起包里有一块糌粑饼干,忙掏出来又问她“我有饼干,你吃吗?”

她依旧羞涩摇头,我执意递给可爱的她,她的家人接了下来。

我匆忙告别,转身离开,赶着和同行的采访团集合,去下一个采访地点。回头不舍地挥了挥手“拜拜”,又望了一眼她们,小女孩正在吃饼干,我特别开心满足地大步往前走去。

坎布拉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深居于此的藏族人家有了更多在家门口“吃旅游饭”的增收机会。

坎布拉,也留下了我和这个藏族小女孩的小小友谊之花。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