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8点,在浙江临海市华夏一双筷子博物摄制的《筷子》篇章,在央视四套《国家记忆》播出,与《陶瓷》《汉字》等篇章组成系列纪录片《共同的符号》,全面回顾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共同记忆与文化传承,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与和谐共生的精神风貌。
图为临海市华夏一双筷子博物馆。
据悉,临海市华夏一双筷子博物馆是集展览、研学、设计开发等为一体的筷箸文化特色门类综合性艺术空间,也是台州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目前馆里共有800余件藏品,囊括了春秋战国到清代的筷子与各时期的筷笼。
为了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引领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彰显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近日,华夏一双筷子博物馆联合江西省省级歙砚制作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锦华在馆内开展了名为“砚也”的特别展览。
图为展览开展现场。
本次展览由浙江省临海市科协主办,马来西亚羽林美术馆、江西省上饶市博物馆、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临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多方给与了支持与指导。
歙砚,世称“龙尾砚”,产于古歙州,位列中国四大名砚,其石色青碧,纹理缜密曼妙,质地坚润如玉,磨墨细腻无声。历史上,为砚所作的溢美之辞从未间断过,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曾亲自到砚山寻砚朝圣并写下传世佳作《砚山行》。本次活动浙江、江西两地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拓片技艺为主要宣传形式,让江西歙砚、临海筷子两项当地的非遗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当“文房四宝”遇上三餐食器,台州府城的书卷气与烟火味再次被具象。
现场,310方造型独特的歙砚走出展台,成为了小朋友手中有趣的“文创印章”。大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名家雕刻的砚台上覆盖一张拓印宣纸,用小水壶少量喷洒清水,使用细腻的羊毛排笔,以捶打法和平刷法捶拓砚面。等宣纸干透后,再用丝绸拓包蘸取墨汁反复均匀上色。最后,用小针锥轻挑纸角徐徐揭起。
图为制作好的歙砚拓片。
本次展出的既有日常所见的方砚,也有雕刻锦鲤、青竹等图案的精品砚,更有保持本色形状的天然砚。因此拓纸上的图案、造型也各不相同。大家将自己的作品装进相框内,就成为了一副趣味十足的装饰画。
展览期间,参观者除了可以动手拓印歙砚外,还可以体验“筷笼拓片”、亲子联手制作筷子等趣味研学活动。
图为展览现场,参观者络绎不绝。
“我们刚才听了一场歙砚和筷子发展史、制作工艺的讲解,我心里非常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有这么优秀的传统文化。”游客李女士说,希望这样的展览能多多举办,孩子们可以在动手体验中更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
近年来,随着文旅事业的一路爆红,千年府城临海抢抓时机,深耕文化沃土,持续推动中国文化“出圈”“出海”。如开辟府城精品研学路线、华夏一双筷子博物馆每年开展大约20场公益性质的非遗传承科普讲座和体验活动等。此次,马来西亚羽林美术馆在展陈设计、宣传推广上就给与了许多指导性建议。歙砚展期间,吸引了来自巴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游客前来参观。该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文化正逐渐风靡海外。今后,他们将继续加强与江西歙砚、临海筷子的文化合作,计划在马来西亚举办联名展并推出周边文创作品,增进两国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