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前高官:中国已成为绿色创新领军者,西方还在“比烂”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4-09-25 14: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果显著,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然而,西方媒体却对中国的“产能过剩”表示担忧。西方应通过良性竞争推动可再生能源创新,而非提高关税、设置壁垒。国际社会更应加强合作,注重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加大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兼顾地方社区利益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埃里克·索尔海姆 (Erik Solheim)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联合主席

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

今年6月,我和女儿一同前往新疆乌鲁木齐。眼前之景恍若未来: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中,矗立着世界上最大单体光伏项目,装机容量高达3.5吉瓦,足以供应一个中等规模发展中国家一整年的电力。

我们还参观了全球风电龙头企业——金风科技,这家公司的风电发电量是整个挪威水电发电量的四倍。金风科技生产的风机叶片长达120米,旋转一周扫过的面积几乎相当于7个足球场,着实令人惊叹。

金风科技的发展历程是一段振奋人心的中国故事:当前全球抵御气候变化,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仅2023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额就高达8900亿美元,还供应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新增光伏发电装机总量,是绿色革命的引领者。

然而,最近西方媒体对中国产的太阳能板等绿色产品议论纷纷,称中国“产能过剩”。这种担忧源自战略焦虑,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居于领先地位,西方对此越发不安。然而“产能过剩”的指责却反常至极。过去十年,世界各国领导人不是一直呼吁扩大绿色产品产能吗?如果更多国家追随中国脚步,生产物美价廉的电动汽车、电池、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难道不是好事吗?

图片来源:新华社

增加关税、设置壁垒只会阻碍创新,推高成本。此类政策将使西方企业更难获得尖端技术,更难保持竞争优势,进而拉高绿色技术的成本,使构建全球清洁能源系统的梦想更加遥不可及。

最终,西方企业、工人和创新人士将因这些不当政策受到冲击,美国更会首当其冲。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光伏板加征关税就是一个鲜活的教训。据估计,该政策导致190亿美元的新增私人投资流失,6.2万个工作岗位丧失,本可以为180万个家庭供电的10.5吉瓦太阳能发电机组建设推迟。这些政策延缓了美国迈向太阳能的进程,反而使中国变得更具主导力。

西方要想缩小与全球清洁技术领先供应商的差距,最可行的策略就是欣然接受合作和竞争。与其比“谁更烂”,不如比“谁更好”,要在创新领域和可持续实践方面争创一流。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先进技术,同时推动本国工业在全球舞台上的创新和竞争力。这一策略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能否深刻理解中国是如何在可再生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西方应借鉴这一经验,开展战略性贸易,密切投资伙伴关系,从而促进本国工业发展。

再说得直接一点,欧美应该欢迎金风科技、远景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通威集团、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这样的中国企业。更多中国绿色投资进入西方,不仅可以创造难得的就业机会,还可以分享最先进的技术,在西方市场上展开绿色竞争。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快速崛起的背后,绿色产业政策功不可没。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支持多种研究项目,提供资金,培育创新。这些绿色政策表明中国致力于发展本土技术,从而强化工业基础。同时,特斯拉等外国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引发“鲶鱼效应”,刺激了竞争,促使国内企业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

中国并非唯一实施此类政策的国家。2022年,美国发布《通胀削减法案》,推出大量财政激励措施,包括高达30%的税收抵免,以支持本国清洁能源企业。鉴于诸多复杂因素,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各国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实现互惠互利;提供早期资金以支持创新和新技术试验尤为重要。最终,这将会促使全球重新携起手来,迈向充满雄心的气候目标。

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将带来许多创新机会。当前地缘政治环境脆弱,各国应重振世界贸易组织,发挥其解决贸易争端的作用。

另一个频繁提及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确保以人为本,而非以技术为中心。十年前,我在挪威政府任职时,我们将发展风能视为纯粹的技术与资金问题,结果我们失败了——当地民众很快开始质疑:“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他们认为建设风电机对地球有利,对国家有利,但对民生无益。发展风电的红利没能惠及当地社区,这些政策最终事与愿违。

图片来源:新华社

我在乌鲁木齐附近看到了巨大而壮观的太阳能发电站,令人印象深刻。光伏板阵列如同一片海洋,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但只有邀请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决策,与他们共享可再生能源的经济红利,发电站才能被接受。中国、印度、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应该开诚布公地交流经验,探讨与当地居民对话的方式以及补偿受影响社区的方案。

内蒙古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农业”的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当地农民在光伏板下养鸡,种番茄,收入翻倍,既从农业获益,又从可再生能源获益。对他们来说,这是双赢方案。

保障当地社区利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履行社会责任,将成为中国企业下一步举措的关键。与声誉良好的国际组织展开合作,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信用和抵消体系来进行生态补偿,也是一种战略途径。

而且现在是时候更进一步了。我们不允许借可再生能源革命之名肆意在深海采矿。诚然,目前中国几乎主导了可再生能源革命所需的所有矿产资源价值链,但不应为了与之竞争而扩大深海采矿——这样不仅耗时耗财,还可能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许多国家和大型跨国企业呼吁禁止深海采矿。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可再生技术和回收利用技术创新,2022年到2050年间,我们可以降低高达30%的矿产需求。投资光伏板和风机叶片的回收利用,不仅正当其时,而且至关重要。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已将回收利用提上议程。一个更加平衡、可持续的绿色未来就在我们眼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hinese catfish"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实习生王永琪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舒靓】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