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紧凑型城市:迈向高品质生活的新征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9-23 13: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城市,作为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非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的地域,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城”与“市”原指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着两种独特的社会集群。据《说文解字》所载:“城,所以盛民也;市,买卖所也。”这表明,城市本质上是民众聚居之地,而市场则是商品交易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人口不断集聚,城内的交易活动愈发频繁,最终促使“城”与“市”的功能融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概念。这一演变过程深刻体现了城市发展与居民消费行为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更昭示了城市在塑造高品质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其发展与规划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还强调了“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以及“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必要性。这些指导方针表明,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方面的决策将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我国已迈入服务业主导的后工业化阶段。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的生命力源自人口的集聚,这种集聚效应是推动服务业和居民消费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和结构调整。因此,探讨怎样的城市形态更有利于人口集聚,进而推动消费空间品质的提升,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同时,研究如何在大城市内部治理和发展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构建既高效又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手机轨迹、兴趣点(POI)和智能卡记录等微尺度开放大数据的涌现,我们获得了深入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经济效应的丰富信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为从微观地理空间视角解读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经济效应提供了可能。

南京审计大学联合研究院彭冲教授、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韩立彬副研究员以及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岑燕博士,在《世界经济》2023年第12期发表了题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消费多样性:街区大数据视角》的论文。研究团队运用了来自大众点评网、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贝壳网、开源地图及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多源街区级大数据,从消费端和街区层面探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消费多样性的影响,并评估城市规划对经济活动的微观影响。与宏观分析相比,微观大数据的应用使得研究能够更精细地揭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复杂联系,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依据。

研究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结构对消费多样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机制是通过增加人口密度、增加人流密度以及促进零售商集聚提升消费多样性;城市更新中提升土地功能混合利用程度、改善街区绿化、提高交通可达性和街道可步行性,将强化紧凑的城市空间结构对消费多样性的正向影响;最后,紧凑的城市空间结构对消费多样性的影响随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这一效应突显了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主导的大城市市中心的重要性。

在当前超大城市空间治理实践中,平衡发展与宜居成为重要议题。论文边际贡献有三个方面:首先,研究通过整合多源大数据,深入探讨了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消费价值及其微观作用机制,为“消费型”城市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其次,从历史规划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因素对城市内部经济活动和居民福利的影响,为理解紧凑城市在塑造高品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并为大国大城模式下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决策参考。最后,研究揭示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影响消费多样性的空间衰减效应,强调了市中心区域在消费型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以人为核心”的消费城市研究,而且对于推动基于多学科融合、多源大数据支撑的城市内部精细化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启发作用。本研究对于推动基于多学科、多源大数据的城市内部精细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论文最后,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建设高效宜居的紧凑型城市。随着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研究显示紧凑型城市能有效提升“消费型”城市活力。城市更新项目应注重城市功能的优化,推动“15分钟生活圈”的高效率低成本建设,多元化空间供给,以及高品质消费空间的创新设计;

第二,推广“小街区、密路网”发展模式。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理念,优化空间功能、结构和布局。借鉴英国城市中心区步行优先的更新模式,提升路网密度,尤其是步行友好型路网,以增强城市活力。推动土地混合利用,对存量的商业、商务办公建筑增加商业、文化、体育等功能;

第三,实施弹性管控。在符合规划和安全条件下,尝试放宽中心城区容积率上限,实行容积率奖励和置换,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第四,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顺应人民对多样化生活需求的趋势,从单一化供给转向多样化、高品质供给,注重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承受能力和偏好;

第五,优化市中心空间形态。后工业化时代的大城市市中心在引领城市活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应因地制宜规划市中心空间,加强市中心保障性住房供给,探索存量建筑实施用途转换,如将商业办公建筑改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福利。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