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汉城街道:诗颂中秋传文明 共话团圆情意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14 16: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9-14 16: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14日上午,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汉城街道北关社区劳动街的“诸葛书屋”内,不时传出琅琅吟诵声和掌声,汉城街道正在这里举办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来自机关的30多名中青年干部和与社区干部、部分居民欢聚在一起,共庆中秋佳节,传承中秋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图为新野县汉城街道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现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秋诗词中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和哲理。”街道团工委书记赵炯程朗诵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拉开了汉城街道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序幕。马永毅、孙超凡等10名同志紧随其后,诵读与中秋有关的诗词歌赋,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分享中秋谚语传说和典故,大家共同沉浸在优秀传统古诗文的平仄声韵里,感受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蕴。

图为新野汉城街道机关干部在诵读与中秋有关的诗词歌赋

图为居民李阿姨在分享诵读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

图为居民刘阿姨在分享诵读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

闻声而来的附近居民也主动要求参与吟诵活动,李阿姨和刘阿姨两位银发苍苍的老人都是退休教师,两人饱含深情的朗读了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寄远》和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她们动情的说,“在中秋佳节吟诵古诗文,仿佛又回到了校园里、课堂上,品读中国古诗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图片/吴瑞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