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传统技艺成就人间风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02 16:4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9-02 16: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卤肉和大骨不仅入味还软烂。老店老味道,必须点赞!”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林趣园老字号卤味店,刚过中午11时,已经陆续有顾客前来打包或就餐。尽管位处市郊,但其入口爽滑、肥而不腻的口感仍然吸引诸多食客专门赶来品尝地道的卤味。

林趣园老字号盆窑卤制技艺是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着浓郁的肉香和恰到好处的卤汁成为当地人喜爱的特色美食。林趣园老字号卤味店负责人姚长新介绍,在坚守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不同食材卤制时的火候大小、时间长短也需要精准把握,同时佐以桂皮、肉蔻、香叶等香料加入老汤进行卤制方可入味。

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共遴选出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7项,其中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24项。

在南阳市中心城区,梅溪郭麻花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通过精湛娴熟的传统工艺把简单平凡的食材变出花样来,是非遗传承人技艺之所在,也是郭麻花能守住“百年老字号”的底气与实力。

作为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溪郭麻花,其制作工艺起源于清末时期,历经百年的传承和创新,逐渐形成了“金黄醒目、甜而不腻”的独特口感。如今,这款街头巷尾的“老字号”带着椒盐味、麻辣味、海苔味等多种“新味道”,走进了机场、高铁站、商超以及多家电商平台,销量稳步攀升,年销售额已接近500万元。

小小麻花为何能够持续抓住消费者味蕾?梅溪郭麻花第三代传承人郭保东道出秘诀:“诚信为本,用料一定要讲究。制作过程中对火候和油温的掌握尤为关键。只有经过严格工序制作的麻花,闻起来才香、咬起来才脆,入口才酥而无渣。”

谈及下步打算,郭保东说:“随着当地文旅市场的不断火热,梅溪郭麻花已经不仅是南阳人走亲访友的礼品,也成了向外地亲友馈赠的南阳特产之一。自己也会抢抓市场机遇,加强同当地文旅部门的配合和互动,持续释放品牌效应,让梅溪郭麻花这家老字号继续走过下一个百年岁月。”(图片/贾甜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