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烤”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6 16:3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6 16: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五月的榴花已落幕成球,六月的荷花绽开了笑颜。六月,代表着旺盛与缤纷,也代表着忙碌与收获。

走进桑植县澧源镇蔡家峪烤烟种植基地,150亩连片的绿色映入眼帘,一垄垄烟田整齐排列,一株株烤烟色泽鲜亮,一片片烟叶肥硕壮大,随风摇曳,犹如“碧浪”荡漾。烟农老赵和村民们一大早就到了烟田采摘烟叶,一捆捆的烟叶被小心翼翼地扎好搬运装车,运往附近的烤烟工场进行烘烤。

随着第一炕烟叶率先装烤,桑植县3.9万亩烟叶烘烤拉开序幕。为切实保障烘烤提质、烟农增收,桑植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提早安排、扎实部署,全力做好烟叶采烤服务保障工作,助力烟农轻松赶“烤”。

培训赋能强本领

(农民烤师现场培训会)

“在变黄阶段,要求烟叶基本变黄,仅余叶基部微青,主脉青白色,主脉尖部三分之一变软。这个阶段要掌握相应的技术要领,稳定干球温度,调整湿球温度,控制烧火大小,适当延长时间……”

“落实中温中湿烘烤工艺,要保证装烟密度,适当延长干球42℃、46-48℃、54℃三个关键节点的烘烤时间,确保烟叶烤黄烤香”。

培训会上座无虚席,烘烤专家正在讲解烘烤理论知识,老赵一边认真地听着专家讲解一边飞速地在小本子上做好笔记。

五月底,张家界市2024年第一期农民烘烤师培训会在慈利县江垭实训基地顺利开班,来自慈利县、桑植县、永定区三个产区的农民烤师踊跃参加,老赵就是桑植县农民烤师代表之一。

“难得的机会可以参加这次培训,以前烘烤大多是凭经验来,蒙着头干,现在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还现场进行了烘烤操作教学,今年一定能‘烤’出好成绩!”老赵信心满满的说道。

近年来,传统烤房全部被淘汰,烤制技术不断更新。为了让烟农与时俱进,熟练地掌握先进烤制技术,张家界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组建农民烤师队伍,组织专业师资力量对农民烤师进行集中技术培训,注重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理论衔接现场实物教学,自控设备衔接鲜烟判定,烤房衔接功能介绍、问题检查、简单故障排除与维修等。培训结束后,农民烤师从“学生”身份转变为“老师”,及时地将烤制技术传授给其他烟农。

今年,桑植县新增农民烤师50余人,服务29个乡镇150余处烤房群,带动片区内烘烤技术提升,实现技术服务到烤房、到烟农,扎实推进全市专业化烘烤提质增效。

保障设施提质量

(烘烤师正在检查烤房设施)

俗话说“烟叶生产‘三分种、七分烤’,烤好是宝、烤坏是草。”这道出了烘烤环节在烟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了应对到来的烘烤季,桑植县局(分公司)多措并举做好基础设施设备保障,全力护航烘烤季。

今年桑植县澧源镇新增烟叶种植面积2400亩,为了提升烟叶烘烤质量,助力烟农增收致富,桑植县局(分公司)联合政府部门,围绕烤房用地规划、资金来源、建设方式等方面开展多次专题会议,坚持部门间一对一、点对点沟通配合,坚持多管齐下,形成工作合力,压实部门责任,定期开展巡查监督,加快推进澧源镇新建生物质燃料密集型烤房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在开烤前建设完毕。

“今年抢抓工期,澧源镇新建生物质燃料密集型烤房67座,并建设成40座集群烤房的烘烤工场,配备专业烘烤队伍,满足附近村组的烤烟需求。”桑植县局(分公司)烟基办主任王第龙说道。

除此之外,桑植县局(分公司)未雨绸缪,烤前开展对全县2400余座烤房的供电系统、控温排湿、供热装置等设施设备的全面“体检”,联合电力公司对烤房线路进行全面检修,联合合作社、设备供应商对烤房设备运行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安全隐患,维修老化设备,更换损坏设施。同时,对传统烧煤烤房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加装生物质燃烧机,配备智能温湿度控制器及自动化的投料装置,有效培育了烟叶产业发展“新动能”,提高烘烤效益,为烟叶烘烤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我在网上了解到这种生物质燃料是由锯末子、秸秆等加工而成的新型环保燃料,这种燃料更加轻便、耐烧,燃烧效率高,最主要的是,锅炉是自动进料的。”蔡家峪烘烤工场里,老赵正和前来观摩烘烤的烟农分享经验,“原来时时刻刻都需要人盯着,现在一袋燃料一次性就可以添加完毕,设置好控制器的温度变化就行了,省去了不少人工!”

专业服务增效益

(村民正在进行鲜烟分类编竿)

“大姐,采烟要讲究方法的嘞,咱们用大拇指紧紧托住主脉基部下方,以中指和食指压在主脉的上方,捏紧后向侧下方用力一掰,你看,叶子就摘下来了。”

“大家编竿要注意!病叶、烂叶扔掉,相同品质的烟叶编成一竿。”烘烤的第一天,澧源镇收购站的侯站长早早地来到现场,指导烟农进行采烤。

为了切实保证烘烤提质,守护增收致富的“金叶子”,桑植县局(分公司)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采取多项措施贴心进行专业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烟农开展专业指导。依托烟农互助群等线上平台,采用视频加文字的形式,分享最新的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线下借力“金叶夜校”、现场会等形式宣传技术要点,为解答烟农疑惑。同时,烟叶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引导烟农根据烟叶长势成熟度合理采摘烟叶,做好鲜烟分类编竿、分层装炕,做到同竿同质同炕,并联合烟农合作社服务队员,成立烘烤应急服务小队,持续关注烘烤情况,进行每日烤房巡查,确保及时解决烘烤故障,打通烘烤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技术员的现场指导下,烤烟更有保障了。把烟烤好,预计今年也能创收二十多万元。”看着这“绿叶子”马上就要变成致富的“金叶子”,想到一年的辛苦就快要有了回报,老赵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黄澄澄的烟叶新鲜出炉,带有独特的浓香,驱散了烟农连日来的疲惫,烟农们满面笑容干劲十足,满怀对今年丰收的美好憧憬。

(图片由杜盼 王祥龙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