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枣阳市住建局立足主责主业躬身探索、主动作为,以“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用“住建人”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更方便、市场主体更活跃、发展动力更强劲。
守住绿水青山的“底色”,壮大经济发展“含绿量”
环境宜人的街头公园、景色各异的道路绿地、水绿相映的滨河景观、绿意盎然的工业园区……这一切让到枣考察的香港博冠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团大为赞赏,他们表示枣阳城市环境好、服务热忱,对在枣阳投资充满信心。今年5月7日,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香港博冠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智能终端生产项目签约仪式。该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在枣阳建设智能终端生产项目。项目一期预计今年10月正式投产,年产值可达6亿元以上,税收15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150人以上。
将“绿色城市、海绵城市、人文城市”等要求融入到园林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努力打造“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中等园林城市格局,是枣阳市擦亮“千古帝乡·大美枣阳”这张金字“名片”的有力举措。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程中,该市园林部门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功能提升、环境提升,坚持“造荫第一、造景第二”的原则,精心选择绿植品种,凸显多层分布、错落有致的立体生态绿化模式;遵循“见缝插绿、以水定绿、顺势而为”的发展思路,重视城区废弃地、待开发地块的利用和生态恢复,治愈“城市疤痕”;秉承“绿为体、史为裳、文为魂”的建设理念,把汉城景区、中兴公园、浕水公园建设成为集园林景观和文化展示的特色“打卡地”,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市民“推门见绿、出门赏景”。
于此同时,该市围绕提升国家级开发区各个工业园区环境,重点抓好园区道路配套绿化、景点游园建设,并引导抓好入园企业厂区绿化和周边绿化,共新增绿化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目前,枣阳市建成沙河流域城市生态护岸15.6千米,大型公园10余座,“口袋公园”60余处,构建了“以路为轴、以水为带、以廊为屏、以园为珠”的绿色生态网络。2023年,共吸引中电建新能源制氢制氧、宁丰集团超强刨花板新材料等39个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户枣阳,该市被评为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单位,位居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第87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80位。
画好城市面貌的“美色”,升腾市民生活“烟火气”
“我们这个小区没改造前,院内墙体脱落,道路破损严重,乱搭乱建现象很多。实施改造后,院内整个环境焕然一新,看着心里就舒服,住着心里更踏实。”昨日,枣阳市原商业局幼儿园家属院小区居民韩女士高兴地说。
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事关千家万户的生活环境,事关城市的整体形象。近年来,枣阳市在城市建设中,围绕服务市民的“衣食住行”,广泛听取民意,倾力抓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菜市场改造和“口袋公园”建设等群众家门口的民生工程,既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又让广大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红利”。
在枣阳市北城办事处春晖小区,建筑物外墙崭新,小区道路加宽平坦,车辆停放有序,游园绿意盎然;在南城街道办事处童庄巷,刷黑改造后的巷道平直宽敞、干净整洁,令人耳目一新;在新华路东侧李湾标准菜市场,市场内设经销摊位 97个,涵盖蔬菜、肉食、水果等 8 个区域,周边还配套建设一个Ⅳ类停车场和 4 个充电桩,市民购物体验感爆棚。
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中,为统筹解决好环境差、路况差、公共设施差,社区菜市场少、停车位少、公厕少等问题,枣阳市从整治城区马路市场,拆除违法建筑和摊点入手。在此基础上,利用社区空闲地、空闲场所建设标准化菜市场,增设停车位、增建口袋公园和小公厕等,真正还绿于民、还路于民、还利于民。
截止目前,枣阳市区累计改造背街小巷130多条,老旧小区271个,已建成标准菜市场 15个,增设机动车停车位7436个、健身设施1064套、加装电梯115部等,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构建亲商护商的“新色”,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验测调登合一’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便利的改革,如此短的时间能拿证,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么高的效率更加坚定了我们后期在枣阳的投资信心!”近日,湖北双登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拿到《联合验收合格意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书》,该项目经办人张总对“验登合一”这种新型办证模式赞不绝口。
以往企业如果要申办建设项目的不动产权证,需要在完成联合验收以后,才能到登记部门提交相关资料申请不动产登记。从开工到规划、人防、消防、绿化等各种验收,再到测绘、权籍调查、登记,环节多,程序杂,整个正常流程会耗费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种“验登分离、串联审批”的模式会导致企业在办证过程中出现多头跑、流程多、时间长等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通项目竣工验收到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枣阳市住建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出“验测调登”合一新模式,确保验收和登记同步进行,实现竣工验收通过后同步发放不动产权证书。这种“登记部门提前介入、多部门并联统筹”的登记新模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先验收后登记”的传统,用“多部门统筹联动”代替企业“多跑腿”,为企业简化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服务效能。
年初以来,枣阳市住建局按照全市项目建设活动年要求,为更好服务企业发展,组织住建系统建工、质监、园林、消防、供水、供气等涉企单位,主动下沉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分类施策予以帮助,以靠前服务、提前介入、专人对接等举措,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上门帮办服务。
为更好服务企业抢抓市场机遇,枣阳市住建局根据职能职责,先后出台了《枣阳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枣阳市降低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费改革实施方案》、《枣阳市建设工程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旨在简化施工图联合审查流程,助企“轻装上阵”。
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局还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压缩施工图审查时限工作实施办法》、《枣阳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信用表》等文件,压缩图审时限大型工程由10天压缩至6天,中型小型工程由7天压缩至4天,复审压缩至3天内。设计修改回复时限大型工程压缩至15天,中型工程压缩至10天,小型工程压缩至5天。
2023年以来,枣阳市住建局先后为枣阳市明满气体有限公司、枣阳市职工液化气有限公司、湖北顺源智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提供一站式上门帮办服务,并主动协调上级图审单位,依据省厅收费文件为枣阳市隆胜四海有限公司、湖北贽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港安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节省图审费16.8万元。
包容、普惠、创新, “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在“千古帝乡”这片蓝天沃土之上,枣阳市住建局以实干精神推动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为加快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东翼支撑奋力书写新的精彩篇章。(图片/付宏才 文成欢 徐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