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起“朋友圈” 结伴奔共富 东营市利津县跨村联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2 12: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5日,晨光微露,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索镇村村民于福安夫妻两人就忙着在自家大棚里采摘甜瓜,给前来拉货的外地批发商打包发货。“过去,我们这里只种西瓜,品种单一,基本就是当地销售,现在有了高标准设施温棚,改种甜瓜后,品类可达十多种,加之我们片区种植规模达5000余亩,甜瓜口感好、产量高,吸引了不少天津、青岛等客户前来采购,销路不用犯愁。”于福安说。

索镇村地处黄河滩区,辖临临河村、新发村、道口村等4个村,因所辖村庄地缘相近、产业相通、功能互补,都有30多年的果蔬种植历史,但一直受经营分散规模小、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的困扰。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兴旺,这5个村乘着跨村联建的顺风车,成立新发片区党总支,选优配齐配强党总支书记、委员等“关键力量”,搭起联建“朋友圈”。

不仅如此,5个联建村还共同成立东营市泽农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片区公司+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党总支统筹实施瓜果特色种植、研学游等联建项目,实现产业联营推动产业联兴。同时,根据果蔬产业的发展需要,共建空气冷调库,存储量达1500吨,预计8月份投入使用。“随着冷库的启用,我们片区的果蔬可以进仓储存,从而延长果蔬的保鲜期,提高蔬菜周转期,避开上市高峰期,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上市,每斤能多卖上七八块钱,种植户能获取更高利润。”陈庄镇新发片区党总支书记左名杰介绍道。

此外,跨村联建的示范效应让片区涌现出临合蜜甜瓜、新胜梨、响富苹果等一系列特色招牌农产品。品牌效应助力打通“农超对接”销售渠道,与多家线下超市建立合作关系,实行“订单生产、标准供货”,集中抱团发展的瓜果蔬菜等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片区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统一地资源,活一方经济。作为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探索,跨村联建避免了“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问题,让各村在共建共享中发挥所长,结伴奔共富。跨村联合党委则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人才聚集到产业中来,变置身事外为深入其中,培优育强片区组织“领头雁”,充分发挥他们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优势,全面推动大村帮小村、强村带弱村,把更多乡村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利津县持续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营等方式,打造“共建、共治、共富、共享”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让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更强、乡村产业集聚优势不断彰显,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选取了372个村,划分了76个联建片区,村村联建“联”出了一片新天地。(图片由王玲玉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