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学者:中澳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但也不缺韧性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4-06-17 10: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今年是中国和澳大利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和中澳自贸协定谈判完成10周年,李强总理近日访澳。自中澳建交以来,虽然两国关系经历了起伏,近年来也时有摩擦,但双边关系仍具有韧性。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符合人民的期待。两国将在在承认分歧的同时,以冷静和专业的外交手段处理分歧,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继续合作共赢。

在澳大利亚的评论圈,有一种突出的观点认为,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双边关系是脆弱的——或者更悲观一点说,两国之间的政治制度和战略偏好差异意味着“稳定”的双边关系根本“不可能”。

按照这种观点,2020至2022年澳中关系的失调并非异常现象——恰恰相反,这才是现在的“新常态”。

然而不要忘了,自1972年澳中建交以来,两国的外交关系尽管经历了起起伏伏,但从未像莫里森政府执政的那几年一样跌入谷底。在现任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领导下,澳中关系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积极的轨道上——尽管积极的程度有限。

近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访澳大利亚,这是继去年11月阿尔巴尼斯总理访华后的一次回访。两人都是7年多来首次访问对方国家的领导人。

这些访问预示着两国关系的这样一种未来前景:双方将继续承认分歧,但一致同意以冷静和专业的外交手段加以处理,以便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继续合作,实现共赢。

图片来源:东方IC

自阿尔巴尼斯总理邀请中国领导人访澳以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其实并非一帆风顺:去年11月,澳大利亚政府称中国海军在东海的行动“不安全、不专业”。上个月,一架澳大利亚海军直升机在中国黄海上空同一架中国空军战斗机相遇,澳方也使用了同样的措辞。中方则强烈驳斥了这些言论,敦促澳方停止对华鲁莽的、不负责任的指责。

然而,在以上这些事件中,澳方和中方除了明确表明各自的不同立场之外,都没有试图升级各自的反应,也没有利用它们来推进国内政治议程。

在确认李强总理总理将在堪培拉、阿德莱德和珀斯停留后,阿尔巴尼斯总理将此次访问描述为“稳定我们与中国关系的重要一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勒斯表示,“非常欢迎”李强总理访澳。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表示,他也将“非常欢迎”李强总理的访问,并补充说,他有意“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这将是“我们(反对党)在下次选举中的竞选宣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被问及他是否像阿尔巴尼斯一样“支持熊猫”时,达顿回答说,他“支持中国,也支持我们与他们发展关系”。

当然,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新的裂痕,也不意味着澳大利亚精英和普通公众对澳中关系始终抱有乐观态度。

鉴于两国军队过去曾发生数次对峙,不难想象,未来很可能出现新的意外事件,并变得难以控制。但是也有别的证据表明,澳中关系正在进入的“新常态”实际上并非缺乏韧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展望未来,澳中两国将面临各自的挑战。

阿尔巴尼斯政府承受着国内利益集团对其当前政策路线的反对压力。自2022年5月赢得大选以来,一个被称为“国家安全牛仔”的反华联盟声音越来越大,他们指责政府“稳定澳中关系”目标是一种“欺诈,或者至少是欺骗”,并且“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国家利益”。

政府需要把握的关键政治要点是,澳大利亚对华鹰派的观点虽然嘈杂,但并不代表主流民意。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最近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人对澳中关系表示担忧。但几乎同样比例的人认为,澳大利亚应该努力与中国建立牢固的关系,这种关系会带来巨大的好处,而且通过深化接触,可以最好地管理当前存在分歧的领域。只有少数人(12%)认为澳大利亚无法同时与中国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阿尔巴尼斯政府获得的支持也大于反对,这与莫里森政府在2021年的表现截然相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两国都有责任反驳仅看表象的懒惰分析,或者至少不应提倡这样的分析。比如,事实上澳大利亚在外交政策决策上并不总是追随美国。当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时,时任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伯明翰立即公开表示,澳方不支持这一举措。同样,当拜登政府在2022年实施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的出口管制措施时,现任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唐·法雷尔表示此举“过于严苛”。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里,澳大利亚和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进行友好协商,妥善解决了三起贸易争端。阿尔巴尼斯政府还重申,不会效仿美国,强迫中国软件公司字节跳动出售旗下应用TikTok。

2024年下半年,中澳将迎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和中澳自贸协定谈判成功完成10周年。在保持过去两年外交方针的前提下,这两个10周年纪念日没有理由不去庆祝,双边关系的基础将比今天更加牢固。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Best foot forward"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辛欣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马芮】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