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绿色崛起构筑高质量发展“生态屏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0 10:4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0 10: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在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白桐干渠两侧,栽植榆树、楝树、楸树、白蜡、雪松、银杏、五角枫等新品苗木52万余株,培育黄金梨、杏李、甜柿、核桃等经济林果10余种,形成了绿化、美化、花化、彩化、果化“五化”协调统一的景观效果,成为南阳市一张靓丽的生态文明建设名片。

近年来,宛城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平原绿化新思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安排国土绿化地块,科学确定绿化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开展精准造林,将科学绿化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绿色宛城。如今,全区森林覆盖面积已达15.1万亩,林木蓄积量70万立方米。

乡村美如画,城市焕新颜。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特色村庄发展新格局,宛城区打造绿化美化示范村80个,成功申报省级森林乡村1个、市级森林乡村8个。建设游园绿地36个,完成解放南路等16条道路林荫路建设工作,申伯公园项目建成开园,实现“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PM2.5、PM10实现“双下降”,优良天数280天,高于市定目标13天,综合指数改善率位居中心城区第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围绕绿色崛起、美丽富民发展主线,宛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形成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为中心,以生态廊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特色经济林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进行农田林网和村边、路边、河边、沟边等“四边”绿化的新格局,为“中心城区起高峰,宛城隆起当先锋” 构筑生态屏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