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美丽经济“引客来” 乡村绽放“振兴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17 16:0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17 16: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娇柔的玛利亚、圣洁的芬德拉、典雅的戴安娜,还有那炽热的卡罗拉......初夏五月,在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玫瑰种植基地内,乡亲们用辛勤汗水浇灌四季的各色玫瑰花卉竞相绽放,花香四溢,吸引来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打卡。

人才回归 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退伍时,我的老首长曾给我留下寄语,希望我脱下戎装依然能够把一名军人的果敢、坚毅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在艰苦奋斗中创造自己美丽人生的同时,扛起社会责任,引领社会的文明发展。”许迅说,“这些年来,我始终按照老首长对我的期望在创业岗位上坚守奋斗”。今年35岁的许迅是冠军村走出的一名退伍军人,2015年从部队退役后,许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家乡冠军村,看到家乡因产业发展滞后而贫困落后的局面,身为一名党员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辞去市里稳定的退伍安置工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投身乡村,自主创业。

(许迅走在农户家中传授插花经验)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许迅结识了同村一直在外从事玫瑰花卉种植经营工作的专家冉德明。在与冉德明不断的交流探索和学习中,他迅速掌握了玫瑰花卉的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并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切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年,伴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邓州市掀起了土地流转“三权分置”的政策热潮,军人出身的许迅透过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此时的他觉得“机会来了”。冠军村是拥有近3500人的大型村落,土地资源丰富,立足这一特点,带着相同的情怀,许迅与冉德明两人率先带领群众流转出20亩土地建起了温室花棚,就这样,许迅拿着十余万退伍安置费和冉德明开启了他们与玫瑰的故事。

问技于术 让产业发展一路生“花”

“玫瑰花娇贵,种植过程中不能怕麻烦,更不能投机取巧,只有品相好才能卖出好价钱。”“你看,中间这个棚种植的品种是蜜桃雪山、左边那个棚是粉红佳人、右边那个棚是卡罗兰......长势都很好。”许迅介绍说。拥抱一朵玫瑰不仅需要足够的勇气,更需要持久的耐心。从起初的单品类种植的不断失败,到如今繁育出质量均为上乘的23种玫瑰种植品类,这背后,离不开许迅、冉德明等种植户的探索精神与农业专家们的鼎力相助。

河南工业大学是冠军村乡村振兴工作的结对定点帮扶单位,自2015年起,学校选派优秀干部到冠军村任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时任河南工业大学派驻冠军村第一书记的杜鹏关注到冠军村玫瑰种植户们的生产困境,面对虫病害、产量低、难储存等产业发展瓶颈,杜鹏积极协调单位派出种植领域专家教授深入冠军村基地,带领种植户外出考察学习,有效帮助种植户们解决了实际问题。除此之外,在河南工业大学的持续支持下,冠军村玫瑰种植基地逐渐具备了完善的种苗培育、规模种植、冷库储鲜、衍生品加工等技术条件。如今的基地,花农们正根据花的习性进行科学育苗,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增温保暖,同时保障好浇水、施肥、防病治虫等日常管理。

打造品牌 促“邓州玫瑰”一路繁“花”

“你好,我是市区的物业公司,明天母亲节,看了你们的视频,我们想采购1000株红玫给业主们做活动”,“直播间人数马上突破3000了,再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玫瑰不仅价廉质优,而且储存期很长......”

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9岁的陈泉池是冠军村玫瑰种植基地引进的一名外来种植户,因高考成绩优异考入河南省唯一的“211院校”郑州大学就读,并于毕业时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大学生士兵,2018年退伍后,他又前往义乌从事电商和市场营销工作,2023年返乡探亲的陈泉池在看到冠军村精品玫瑰花滞销后,他当即决定留下带领基地花农打造“邓州玫瑰”品牌,发展电商直播经济。一年来,陈泉池先后带领花农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制作编发了500余条推广视频,开通直播电商100余场,联农带农销售成品玫瑰花10万余株。伴随“邓州玫瑰”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吸引不少外地客商慕名前来合作,纷纷签下采购订单......“现在我们的玫瑰已经远销到了浙江、上海、广州、北京等地,今年三月,玫瑰花种植产业的头部地区云南昆明的客商还到基地和我们签订了种苗培育的订单。”陈泉池说。

(陈泉池在花棚查看玫瑰花茎长势)

从起初的20亩地8个花棚到今日56亩地43个花棚,从最早的“单兵作战”到现在日均用工70余人,从亩产净利润2000元到今朝的1万余元。为把“美丽经济”做大做强,近年来邓州市张村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健全乡村振兴“1+N”联农带农产业体系,集农业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文创开发为一体的玫瑰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许迅还告诉笔者,目前基地正在引进新型技术,未来农户在家即可将废花用于精油提纯、玫瑰饼以及香皂制作等。(图片/王玉卓)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