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虹星桥镇:智能系统助力垃圾分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3-25 15:0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25 15: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大家看,这块门牌是我们村自创的,通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自家垃圾分类的情况。”近日,长兴县虹星桥镇刘井村干部叶连贵说,正在为村民讲解着本村如何破解外来人员垃圾分类治理难。

在虹星桥镇,各村家家户户的门口摆上了分类垃圾桶,桶上贴了智能芯片卡,老老少少学着精准分类投放。该镇观音村党员陆川说:“通过每个垃圾桶上粘贴智能芯片,做好户主信息录入。配合智能化垃圾收集,对每一个垃圾桶进行定位、称重、拍照,上传后台,并自动对分类正确的农户进行打分,村管理员可时时通过平台检查垃圾收集情况。每个月,村里还会根据检查情况,评选出优秀、良好家庭,刊登在垃圾分类曝光台上。”

“建筑垃圾对土壤、水体、大气都有危害,坚决不能与生活垃圾堆放在一起的,各类垃圾分门别类妥善处理,才能给老百姓一个真正宜居的环境。”虹星桥镇龙从村干部韩丽说,与此同时,积极联合郑家村低收入农户代表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做好引导村居养成习惯,推动全社会形成自觉做好生活垃圾分类。

如果说虹星桥镇是用心在做好垃圾分类的话,那智能化手段便是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提高垃圾分类正确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人工运维成本,可谓是一举二得。

“长兴县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以二维码为标识,将各个小区的居民家庭和垃圾袋精准绑定。”虹星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化垃圾分类,不仅做到了“前端有投放、后台可溯源”,同时,实现了对村民投放环节的监督溯源。(图片由吴璇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