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1月26日,2024年春运大幕拉开。当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82亿人次,其中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60万人次,公路16971万人次,民航超200万人次,水路52万人次。“铁路空水”密切合作,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旅途服务贴心温馨……各方协同,保障旅客安全顺畅出行。(《人民日报》,1月27日)
春运作为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是对交通运输等部门的一场“大考”。今年春运期间客货运输将保持高位运行,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营业性客运量将全面回升,总量超18亿人次。面对如此挑战,铁路部门为保障旅客“安心”回家过年,提供了各项暖心服务和安全举措,用实际行动绘就了流动中国的幸福图景。
科学安排运力供给,让旅客出行更便捷。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铁路部门为保障旅客出行更便捷,科学分析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灵活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梯次投放运力,采取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及时在热门方向、时段增加运力,实现运能和需求的科学匹配。据了解,全国铁路实行春运列车运行图后,预计节前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2700列左右,节后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2800列左右,客座能力较2019年春运分别增长14.4%、12.6%。由此看来,铁路部门结合旅客实际出行情况,科学安排运力供给,极大地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彰显了铁路作为社会企业的责任担当。
加强出行信息服务,让旅客出行更美好。铁路部门为保障旅客便捷出行,不断加强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旅客可通过车站服务台、12306客户端和热线电话、“铁路畅行码”等多种方式预约,铁路工作人员将提供进出站服务。不仅如此,动车组列车实现“铁路畅行码”全覆盖,旅客扫码即可获取客运服务、旅行资讯、交通接驳、酒店预订等信息,办理列车餐饮选购、补票升席、查找遗失品等业务。铁路部门积极用好互联网订餐功能,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拓展至80个,覆盖全国铁路枢纽和客流较大车站,旅客在列车上能够品尝到各地美食。可以说,铁路部门一桩桩贴心服务,一件件暖心实事,不仅展示了铁路部门心系旅客的情怀,更让旅客出行更美好。
每一年的春运都是一次大考,既是对铁路运输组织能力的考验,也是对铁路服务保障能力的考验。铁路部门围绕旅客出行的各类问题,不断强化服务质量提质增效,笔者相信,出行在外的旅客都能在返乡的列车上体会到回家的温暖和美好。(文/马明晶 张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