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小曾庄村迎来大变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17 17:1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1-17 17: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小曾庄村”是过去民间的习惯称呼,后来就干脆省去了一个字叫曾庄村。它其实就是河南商水县平店乡曾庄行政村。相传,我国著名的四大圣贤之一的曾子(又名曾参)就是他们曾氏家族的祖先。曾庄村不仅有曾姓刘姓两大家族,还有王姓、朱姓、田姓、倪姓家族。

几年前,这里的道路坑洼不平,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脚泥;坑塘内乱扔乱倒,垃圾成堆整天臭烘烘的。“村里环境差,出去务工的年轻人不愿意回来,产业几乎一片空白,小孩找对象都比较难。”曾庄村党支部书记曾留党说,那个时候,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增收后劲不足,干部群众都不愿意进行环境治理。

1月15日,这天一大早,曾庄村村民刘喜英又像往常一样拿起扫帚把自家庭院和门前的道路打扫一遍。“你看,这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干干净净看着就养眼、住着更舒服,这几年俺村的环境越来越好、‘颜值’很高,住在农村和城里简直没有啥区别啦!”刘喜英拢了拢额前的头发,满面笑容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走进曾庄村,一条条街道胡同纵横交错、宽阔平坦、干净整洁;一处处墙壁风景如画,家家户户窗明几净;一座座改造后的户厕排气管林立;坑塘周围安装了仿古护栏,一排排太阳能路灯十分美观;广场上绿树丛丛、老人小孩健身嬉戏。村庄内外到处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幸福和谐的新时代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据了解,2021年12月,为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全省实施了“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2022年5月,全省又开展了“五星”支部创建活动。对照“五星”支部创建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平店乡党委、乡政府结合实际,决定先从“生态宜居星”创建抓起,曾庄村就是首批“双重点”示范村之一。

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去年,俺村实施了总投资583万元的乡村振兴基础建设项目,修通了1条大街、35条胡同,总长度5000多米;高标准高规格改造坑塘3个;升级改造文化广场1个、安装20多套健身器材;墙体彩绘美化3000多平米;围绕坑塘广场安装了84盏独立杆太阳板路灯……”说起项目建设成效,曾庄村党支部书记曾留党如数家珍。

环境美起来,乡村经济也活起来了。曾庄村实施了总投资345万元的集体产业项目,建起占地50亩的13个蔬菜大棚,年收租金8万元;党支部牵头成立了3个特色种植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余亩,种植了优质蔬菜、蘑菇和密薯;村里通过技术培训、横向联合发展渔网加工点50多个,同时辐射带动400多户农户增收。

“硬化村内道路,建设游园广场,改造废旧坑塘,开展户厕改造、污水治理和路肩培护等工作,曾庄村村容村貌实现了新变化。这只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步,今后要把着力点放在长效机制建设、产业发展促增收上......”联系乡镇的副县长屈海涛多次前来指导,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平店乡,像曾庄村一样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整治,村容村貌、生产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的村庄还有很多。乡党委书记段文海表示,下一步要以“五星”支部创建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一手抓乡村建设一手抓乡村治理,竭力绘就新时代和美乡村新画卷。(图片/赵永昌)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